[发明专利]等离子杀菌除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8208.X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9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仕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A61L9/22;A61L9/015;B08B1/04;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创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8 | 代理人: | 周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杀菌 除臭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杀菌除臭系统,包括:等离子杀菌除臭装置和用于控制所述等离子杀菌除臭装置运行的控制模块;所述等离子杀菌除臭装置包括双离子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以及用于清洁所述双离子发生器和所述臭氧发生器的清洁机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双离子发生器在高压作用下产生正负双离子的双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和用于控制所述臭氧发生器在高压作用下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控制电路。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杀菌除臭系统包括臭氧和双离子状态,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单一臭氧和双离子,也可以同时选择臭氧除臭和双离子杀菌状态,使得可以满足现代车内污染杀菌净化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杀菌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程度上升,国内家庭的汽车拥有量逐年上升。但是据相关统计,2010至2021年,消费者对车内异味的投诉达上万次。除了家里和办公室,车里可以说是人们主要滞留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漫长的通勤时间,若是时刻与难闻的气味相伴,会引起头疼、头晕和疲劳等健康问题。车内的异味来源和成份都十分复杂。车内空气中除了常见的PM2 .5污染,还有几百种化学物质,如甲醛、臭氧、TVOC等,使用一段时候后的车内更多了由于清洁不彻底滋生的细菌和病毒等。
虽然车内的空气能直接通过长时间的通风获得改善,但在实际情况下,车主很少能在开车时同时进行通风。汽车厂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很多新的车型已经配备了去除PM2 .5的空调滤芯,但是不能解决其他污染物的污染问题。为了解决车内污染问题,车载杀菌净化系统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车载杀菌净化系统具有以下问题:
1. 无法实现根据需求选择臭氧和双离子状态,单一的臭氧或者双离子无法满足需求;
2. 放电部分(放电针)或者臭氧发生部分(臭氧片)的长时间使用会因为氧化和磨损导致放电部分和臭氧发生部分损坏/寿命下降;
3. 无法实现对臭氧发生部分和放电部分同时进行清洁以保证使用时长和寿命;
4. 放电的高压长时间驱动会导致高压发生部分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等离子杀菌除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等离子杀菌除臭系统,包括:等离子杀菌除臭装置和用于控制所述等离子杀菌除臭装置运行的控制模块;
所述等离子杀菌除臭装置包括双离子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以及用于清洁所述双离子发生器和所述臭氧发生器的清洁机构;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双离子发生器在高压作用下产生正负双离子的双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和用于控制所述臭氧发生器在高压作用下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控制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双离子发生器包括多个放电针、用于支承所述放电针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为弧形结构,多个所述放电针呈弧形排布的方式均匀间隔地布置在所述支承座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支座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座上的臭氧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清洁机构位于所述双离子发生器和所述臭氧发生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清洁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支承座和所述臭氧发生器之间的驱动电机,以及支承在所述驱动电机上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旋转清洁所述放电针和所述臭氧片的毛刷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毛刷结构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支杆以及支承在所述支杆的自由端部用于清洁所述放电针和所述臭氧片的毛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杆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连接座、与所述连接座连接并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方向空间垂直布置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位于所述放电针的上方,并且所述安装杆与所述臭氧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仕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仕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82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