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切除尾叶桉CAD基因编码区DNA的基因编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7891.5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7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博雯;黄开勇;袁剑英;钟连香;李红;覃玉凤;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53;C12N15/113;A01H5/00;A01H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切除 尾叶桉 cad 基因 编码 dna 编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切除尾叶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尾叶桉
背景技术
桉树是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中国引种桉树已有100多年历史,逐渐发展成为南方人工林种植与加工利用的主导树种。近年来许多国际大型造纸企业竞相在两广、海南地区投产建厂,纸浆材需求急速攀升。尾叶桉(
随着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更先进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高效、靶向特异性强、可同时进行多基因编辑等优势,亦可更容易获得不含外源片段的个体,安全性更高,因此在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中被广泛应用,但在大多数林木树种中的研究尚停留在技术体系摸索阶段。2018年起有学者尝试将CRISPR/Cas9技术应用于桉树分子育种当中,但可能受桉树遗传转化技术尚不成熟所限,未见有应用载体转化植物后的基因编辑成功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靶向切除尾叶桉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靶向切除尾叶桉
(1)构建含有gRNA1(SEQ ID NO. 1)和gRNA2(SEQ ID NO. 2)两个靶点序列的基因编辑载体。
(2)将含有gRNA1和gRNA2两个靶点序列的基因编辑载体转化尾叶桉原生质体,或通过农杆菌转化、基因枪等手段将基因编辑载体转化至尾叶桉植株。
(3)对转化获得的尾叶桉植物材料提取DNA进行PCR鉴定,通过电泳检测DNA切除效果。
详细的步骤可参考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次公开了靶向切除尾叶桉
2、本发明建立的基因编辑方法靶向性强,可应用于桉树基因编辑育种,为进一步创制
附图说明
图1:靶位点设计示意图。
图2:pRGEB35载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78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