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的智能沉井式地下机械停车库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26253.1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峰;何品祥;刘晓坚;卢金明;黄昀;陈常乐;张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峰 |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一串数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37 | 代理人: | 贾晓乐 |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装配 智能 沉井 地下 机械 车库 | ||
本发明涉及停车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的智能沉井式地下机械停车库,包括车库主体,所述车库主体的内腔等距离上下排列有多组组装主体,所述车库主体的内腔设置有停放装置,所述停放装置位于组装主体的内部,所述车库主体的上侧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组装主体包括停放板,所述停放板的上侧设置有四组支撑块,所述停放板的上侧连接有四组第一传输装置,所述支撑块与第一传输装置呈圆形阵列设置,所述停放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四角均连接有螺杆,四组所述螺杆的外壁连接有链带,本发明方案能够通过设置车库主体、组装主体、停放装置与辅助装置相配合可以使本装置不需要占地较大空间的同时,提高对地下空间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停车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装配的智能沉井式地下机械停车库。
背景技术
停车场指的是供停放车辆使用的场地。主要任务是保管停放车辆,收取停车费。可分为暖式车库、冷室车库、车棚和露天停车场四类,随着汽车在我国的普及,车位成了一项新的建筑必备设施,由于土地成本增加,停车场逐渐向多空间,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立体式停车场,智能方面有手机停车系统,指纹停车系统等。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交通土地资源不断消耗,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同时,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城市停车泊位需求量大量增长,而建设地下停车场,特别是老城区的地下停车场,其造价也是居高不下,使用常规的建筑设计及施工方法建地下停车场,特别是多层的地下车库较为困难,同时老城区部分建筑无法支持地下停车场的建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预制装配的智能沉井式地下机械停车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的智能沉井式地下机械停车库,有效的解决了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城市停车泊位需求量大量增长,而建设地下停车场,特别是老城区的地下停车场,其造价也是居高不下,使用常规的建筑设计及施工方法建地下停车场,特别是多层的地下车库较为困难,同时老城区部分建筑无法支持地下停车场的建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装配的智能沉井式地下机械停车库,包括车库主体,所述车库主体的内腔等距离上下排列有多组组装主体,所述车库主体的内腔设置有停放装置,所述停放装置位于组装主体的内部,所述车库主体的上侧设置有辅助装置。
优选的,所述组装主体包括停放板,所述停放板的上侧设置有四组支撑块,所述停放板的上侧连接有四组第一传输装置,所述支撑块与第一传输装置呈圆形阵列设置。
优选的,所述停放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四角均连接有螺杆,四组所述螺杆的外壁连接有链带,四组所述螺杆的外壁连接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上侧连接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的上侧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侧连接有转台,所述转台的上侧安装有第二传输装置,所述升降台的上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与转台的下侧相连接,所述机箱的内腔安装有动力装置。
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停放台,所述停放台的下侧与顶部支撑块相连接,所述停放台的顶端连接有停放箱,所述停放箱的左侧安装有卷帘门装置,所述停放台的本体开设有与第二传输装置相匹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两组第一转杆,两组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均连接有第一齿轮,后侧所述螺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机箱内腔的下侧壁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停放板的上侧与下侧均连接有凸块卡块,所述支撑块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四组所述螺杆的外壁均连接有链块,所述链带位于螺杆链块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车库主体内腔的底壁连接有底部支撑座,所述底部支撑座的上侧与底部停放板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峰,未经李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6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