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离甘油和甲酯的装置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26238.7 | 申请日: | 2021-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3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磊;娄源民;方云姣;赵光远;安红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恒天久大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17/00;C07C29/76;C07C29/80;C07C31/22;C10L1/02;C11C3/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6 | 代理人: | 彭爱平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离 甘油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甘油和甲酯的装置系统,涉及生物柴油制备生成物甘油和甲酯的分离技术领域,包括:沉降分离单元,用于对甘油和甲酯混合液和甲醇溶液的混合沉降;精馏分离单元,与所述沉降分离单元连接,用于分离经所述沉降分离单元分离所得混合液中的甲醇和甘油,所述沉降分离单元包括:用于甘油和甲酯混合液和甲醇溶液混合沉降的沉降罐;精馏分离单元包括:用于对甲醇和甘油精馏分离的甲醇精馏塔。该用于分离甘油和甲酯的装置系统,利用甲酯和甘油与甲醇有差异的互溶性,对甲酯和甘油进行分离,再利用甘油与甲醇沸点的差异对两者进行精馏分离,相较传统的分离技术,分离时间更短,分离出的甘油和甲酯的纯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柴油制备生成物甘油和甲酯的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分离甘油和甲酯的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废弃油脂(地沟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等工艺制成的一种酯类化合物。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是生物质能的一种,是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可再生能源,是典型的“绿色能源”。
生物柴油生产时将经过处理的各种原料油中计量打入一定量的甲醇和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酯化率一般可达到99.5%。反应结束后,分离甘油、甲酯。同时甘油得到浓缩,浓缩后的甘油可以再精制。甲酯层进行蒸馏得到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
现行的甘油分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离心机离心沉降来进行分离的,此方式消耗电力,设备占地面积大,经济效益低。而且分离得到的甲酯和甘油的纯度不高;另一种是静置分离,一般静置分离需要5-6个小时,此方法不仅费时,效率低,而且需要多个沉降罐,设备和占地的投资都比较大。
因此,提出一种用于分离甘油和甲酯的装置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分离甘油和甲酯的装置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甘油和甲酯的装置系统纯度较低和耗时较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分离甘油和甲酯的装置系统,包括:沉降分离单元,用于对甘油和甲酯混合液和甲醇溶液的混合沉降;精馏分离单元,与所述沉降分离单元连接,用于分离经所述沉降分离单元分离所得混合液中的甲醇和甘油。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分离单元包括:用于甘油和甲酯混合液和甲醇溶液混合沉降的沉降罐;用于对所述沉降罐侧线采出甲酯进行收集的甲酯接收罐;用于对所述沉降罐底端采出甲醇和甘油混合液进行收集的甘油甲醇混合液接收罐。
进一步的,所述精馏分离单元包括:用于对甲醇和甘油精馏分离的甲醇精馏塔;用于气态甲醇冷凝的甲醇冷凝器;用于对经所述甲醇冷凝器冷凝产生的液态甲醇进行收集的甲醇接收罐;用于甘油收集的甘油接收罐。
优选的,所述沉降罐的长径比大于3。
优选的,所述甲醇冷凝器为水冷冷凝器。
优选的,所述沉降罐的进料口处设有流量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甲醇精馏塔的精馏温度范围为70-90℃。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甘油和甲酯的装置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用于分离甘油和甲酯的装置系统,利用甲酯和甘油与甲醇有差异的互溶性,对甲酯和甘油进行分离,再利用甘油与甲醇沸点的差异对两者进行分离,相较传统的分离技术,分离时间更短,分离出的甘油和甲酯的纯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系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恒天久大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恒天久大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6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