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熄焦余热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6056.X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1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殷苏;刘荷芳;殷建平;刘平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9/00;F22B1/04;C10B3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周浩杰 |
地址: | 213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熄焦余热回收装置,具有上下贯穿的箱体和循环风机装置;箱体的上口部和下口部分别设有上盖和下盖;所述箱体内部固定设有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多个单片换热组件、换热介质进集管、换热介质出集管;所述单片换热组件包括板状的抗冲击护套,抗冲击护套内固定设有换热盘管,且抗冲击护套的内部剩余空间填充有导热填料;各单片换热组件上的换热盘管的进口均与换热介质进集管连接相通,换热盘管的出口均与换热介质出集管连接相通;相邻的单片换热组件之间形成上下贯穿且可供红焦通过的通道。本发明通过换热腔室横向排布,免除了提升井的设置;同时可以直接将水参与热交换从而直接产生水蒸气,为简化系统设备数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干熄焦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余热除了炉体表面散热外,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从焦炉炭化室推出的950℃~1050℃红焦带出的高温余热,约占焦炉支出热的37.52%;(2)650~800℃的荒煤气带出的中温余热,占焦炉支出热约33.76%;(3)260℃焦炉烟道废气带出低温余热,约占焦炉支出热的18.15%。
目前红焦余热回收主要是在干熄焦炉内通过氮气吸热,吸热后的高温氮气引出来再和水换热产生水蒸气。氮气换热系统配套件要求高,造价高。同时干熄焦炉的炉口很高,需要通过40多米高的提升井把高温红焦提上来,其配套的机械设备多,能耗高。并且干熄焦炉为了保证余热回收效果采用缓慢排料的方式,其排料速度和排料干净程度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熄焦余热回收装置,其通过换热腔室横向排布,免除了提升井的设置;同时具有余热回收效果突出、排料迅速的效果;再者其可以直接将水参与热交换从而直接产生水蒸气,为简化系统设备数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具有上下贯穿的箱体和循环风机装置;箱体的上口部和下口部分别设有上盖和下盖;箱体内部形成用于装载红焦的容腔;所述箱体内部固定设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多个单片换热组件、换热介质进集管、换热介质出集管;所述单片换热组件包括板状的抗冲击护套,抗冲击护套内固定设有换热盘管,且抗冲击护套的内部剩余空间填充有导热填料;各单片换热组件上的换热盘管的进口均与换热介质进集管连接相通,各单片换热组件的换热盘管的出口均与换热介质出集管连接相通;所述循环风机装置包括循环风机、压缩气体支管和回风管;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箱体的外部;所述压缩气体支管设置在箱体内,压缩气体支管上设有多个出风口,压缩气体支管与循环风机的出风端连接相通;回风管的一端位于箱体内,另一端与循环风机的进风端连接相通;相邻的单片换热组件之间形成上下贯穿且可供红焦通过的通道。
进一步,上述循环风机装置还包括压缩气体集箱;所述压缩气体集箱通过出风管与循环风机的出风端连接相通;各单片换热组件的抗冲击护套内均设有至少一根压缩气体支管,且抗冲击护套上对应压缩气体支管的出风口处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与对应的出风口通过出风支管连接相通;各压缩气体支管均伸出抗冲击护套与压缩气体集箱连接相通。
进一步,多个单片换热组件中包括四个围设形成换热框体的单片换热组件,以及多个平行排布在换热框体内的单片换热组件。
进一步,上述箱体内分隔成多个换热腔室,每个换热腔室内设有一个换热装置;每个换热腔室的上端对应设有一个上盖,每个换热腔室的下端对应设有一个下盖。
进一步,形成换热框体的四个单片换热组件中相对设置的前侧单片换热组件和后侧单片换热组件均沿箱体的延伸方向延伸;箱体的前侧内壁的上方固定设有第一换热介质出集管,箱体的前侧内壁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一压缩气体集箱,箱体的前侧内壁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一换热介质进集管;
箱体的后侧内壁的上方固定设有第二换热介质出集管,箱体的后侧内壁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二压缩气体集箱,箱体的后侧内壁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热介质进集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60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