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极化编码的低截获扩频通信方法、装置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3039.0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4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梁豪;陆锐敏;叶淦华;谢世珺;熊锦添;王恒;王永刚;刘思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69 | 分类号: | H04B1/69;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艺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极化 编码 截获 通信 方法 装置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化编码的低截获扩频通信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在扩频通信中采用极化码信道编码方案,通过获取待编码比特序列,待编码比特序列包括信息位比特和冻结位比特序列,其中,使用扩频通信中的伪随机码对冻结位比特序列赋值;对待编码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编码,扩频并调制极化编码后的信号,发送信号至接收端,以便接收端根据约定的伪随机码和冻结位赋值方式对信号进行译码从而提取到信号中的信息。通过对极化编码前的待编码序列的冻结位比特序列的伪随机化赋值,其中,该赋值方式是与合作接收端提前约定的,因此译码时正确的冻结位比特序列只有合作接收端可知,使得极化编码后发送的信息被拦截后破译的概率降低,提升了通信的可靠性和低截获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极化编码的低截获扩频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军事保密通信系统中,合作双方正常进行信息传递,敌方对通信信号进行特征识别和参数估计,并对侦收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进而获取有用信息。面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和敌方人为的侦察干扰,为确保己方的通信安全顺畅,必须采用高可靠、低截获通信技术。典型低截获射频通信技术包括扩频通信、低旁瓣天线、信号波形设计等。
此外,为保证信息的高可靠传输,必然需要采用先进的差错控制技术,信道编码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极化码(Polar code,Polar码)是第一种理论上证明可达信道容量的构造性编码方案,编码结构规则,译码复杂度低,纠错性能优异。2018年6月,极化码作为控制信道编码方案被正式纳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通信场景标准,也是未来应用于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潜在先进空口技术之一,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和研究潜力。
因此基于上述内容,设计一种基于极化编码的低截获扩频通信方法,提升通信的可靠性和低截获性能,是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极化编码的低截获扩频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提升通信的低截获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极化编码的低截获扩频通信方法,包括:
获取待编码比特序列,所述待编码比特序列包括信息位比特和冻结位比特序列,其中,使用伪随机码对所述冻结位比特序列赋值;
对所述待编码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编码;
扩频并调制极化编码后的信号;
发送所述信号至接收端,以便所述接收端利用约定的所述伪随机码和冻结位赋值方式对所述信号进行译码从而提取到所述信号中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使用伪随机码对所述冻结位比特序列赋值包括:
获取所述伪随机码;
若所述冻结位比特序列的长度小于所述伪随机码的长度,则选取所述伪随机码中的部分码值为所述冻结位比特序列赋值;
否则判断所述冻结位比特序列的长度是否大于所述伪随机码的长度;
若是,循环选取所述伪随机码的码值为所述冻结位比特序列赋值;
若否,选取所述伪随机码的全部码值为所述冻结位比特序列赋值。
优选地,扩频所述极化编码后的信号包括:
利用伪随机码发生器扩频所述极化编码后的信号。
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伪随机码包括:
通过所述伪随机码发生器获取所述伪随机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30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