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针刺伤定位型输液港穿刺针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22467.1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赵玉桃;朱健;方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14 |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定位 输液 刺针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针刺伤定位型输液港穿刺针装置,包括穿刺针和托盘,托盘内设置有一根沿直径方向分布的轨道;轨道包括空心圆筒和两节透明空心管,空心圆筒同心设置在托盘的中心,两节透明空心管180度对称设置在空心圆筒的两侧,透明空心管的内端固接在空心圆筒的外壁上,外端固接在托盘上;穿刺针竖向穿设在空心圆筒内,每节透明空心管内均活动设置有一根能够弹性弯曲的拉杆,透明空心管靠近内端处的上部设有开口,拉杆一端从开口穿出并连接于穿刺针的针柄上;透明空心管表面设置有指示刻度线,拉杆位于透明空心管内的一端设有防止拉杆脱出的限位端头。本发明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可准确定位穿刺中心,有效避免针刺伤,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刺输液港进行静脉输液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防针刺伤定位型输液港穿刺针装置,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液港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输液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埋设在人体静脉的静脉导管部分以及埋设在人体的输液港座。静脉输液时需通过穿刺针经皮穿刺进入输液港座进行输液。目前公开使用的输液港穿刺针主要有普通型穿刺针及防针刺伤型穿刺针两种,普通型穿刺针结构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易发生针刺伤,现在已经不被推荐使用。但目前常用的防针刺伤型穿刺针存在针尖不可回弹性,防针刺伤装置遮挡视线导致穿刺定位不准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针刺伤定位型输液港穿刺针装置,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可准确定位穿刺中心,有效避免针刺伤,使用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防针刺伤定位型输液港穿刺针装置,包括穿刺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定位输液港座的托盘,所述托盘内设置有一根沿直径方向分布的轨道;所述轨道包括空心圆筒和两节透明空心管,所述空心圆筒同心设置在托盘的中心,两节透明空心管180度对称设置在空心圆筒的两侧,透明空心管的内端固接在空心圆筒的外壁上,透明空心管的外端固接在托盘上;所述穿刺针竖向穿设在空心圆筒内,每节透明空心管内均活动设置有一根能够弹性弯曲的拉杆,透明空心管靠近内端处的上部设有开口,所述拉杆一端从开口穿出并连接于穿刺针的针柄上;所述透明空心管表面设置有指示刻度线,通过观察拉杆末端在指示刻度线上的位置能够判断穿刺针的刺入深度,所述拉杆位于透明空心管内的一端设有防止拉杆脱出的限位端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空心管的内孔横截面呈扁长矩形,所述限位端头呈杆状且垂直固定在拉杆头端,限位端头与拉杆之间构成T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空心管为扁平形,所述拉杆为扁片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针的针柄呈L形,在针柄的上端设有便于捏持的柄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圆筒也为透明材质且与两节透明空心管之间为一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空心管靠外端处的两边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齿面,透明空心管靠开口处的两边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齿面;当穿刺针向输液港座内刺入设定深度时,限位端头的两端与第二齿面开始接触相抵;当穿刺针向上拔出设定长度时,限位端头的两端开始与第一齿面接触相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齿面中的齿为弧面齿,所述限位端头的两端为圆形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托盘、轨道和拉杆,操作时先用托盘定位估算穿刺中心,再向下按压穿刺针,使穿刺针穿过托盘及皮肤到达输液港座,起到先定位再穿刺的目的,可大大增加穿刺成功率;而轨道和拉杆的配合可控制穿刺针伸缩的行程,进可保证穿刺针不会刺入过深,退可保证穿刺针针头回到空心圆筒内不外露,有效预防针刺伤的发生,使用非常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人民医院,未经泰州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24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