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瓶装煤样存查样缓存缓取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0138.3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4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付正步;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长源汉川第一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47/82;B65G15/32;B65G29/00;B65G51/04;G06M1/2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姜展志 |
地址: | 43161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瓶装 存查 缓存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瓶装煤样存查样缓存缓取管理系统,包括缓存单元、缓取单元、收发单元和至少一个存查样柜,缓存单元和缓取单元间隔设置,存查样柜位于缓存单元和缓取单元的同一侧;收发单元位于缓存单元和缓取单元之间,用于将缓存单元送来的样瓶送至存查样柜内以进行存样,并将存查样柜内的样瓶送至缓取单元上以进行取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可实现多个存查样柜内样瓶的自动缓存和缓取作业,降低存取瓶操作员等待时间,提升存瓶的效率;另外,实现了样瓶放置的可靠稳定性,提高了读取芯片信息方便准确性;避免人工对样瓶的误判,实现了系统自动读取样瓶信息,降低操作危险性及误判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样化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瓶装煤样存查样缓存缓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行化验室存查样柜存查样的样瓶存取方式为:煤样瓶只能以单个煤样瓶进行存取:存瓶时,操作员把需样瓶放入暂存装置进行暂存,由柜内机械手取走进行存储;取瓶时,柜内机械手把需取出的样瓶放入到暂存装置内,操作员打开暂存装置并拿走样瓶。两个存样柜布置时,需人工区分煤样瓶信息后,再进行分别放置。放置煤样瓶时,须将瓶底芯片朝柜内,且保证煤样瓶底部触碰到抽屉杆上的限位挡板,人工存取煤样时存在一定的操作危险性。这种存取瓶方式其缺点为:
1、存取瓶只能单个存取,存取多个样瓶时操作员等待时间较长,效率低下;
2、样瓶放置容易倾斜,读不到芯片信息,机械手抓瓶时容易掉瓶;
3、多套存样柜存瓶时,作业员较难识别样瓶存放到哪套存样柜内;
4、人工存取煤样时存在一定的操作危险性;
5、传统的方式只能对一个存查样柜进行存取样,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瓶装煤样存查样缓存缓取管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瓶装煤样存查样缓存缓取管理系统,包括缓存单元、缓取单元、收发单元和至少一个存查样柜,所述缓存单元和所述缓取单元间隔设置,所述存查样柜位于所述缓存单元和所述缓取单元的同一侧;所述收发单元位于所述缓存单元和所述缓取单元之间,用于将所述缓存单元送来的样瓶送至所述存查样柜内以进行存样,并将所述存查样柜内的样瓶送至所述缓取单元上以进行取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过程中,样瓶缓存时,首先,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将多个样瓶置于缓存单元上,并由缓存单元送至收发单元;然后,收发单元将样瓶送至存查样柜,并通过人工或机器人摆放整齐,实现样瓶的自动存样;
样瓶缓取时,通过收发单元将存查样柜内的样瓶送至缓取单元,实现样瓶的自动取样。
本发明结构紧凑,可实现存查样柜内样瓶的自动缓存和缓取作业,降低存取瓶操作员等待时间,提升存瓶的效率;另外,实现了样瓶放置的可靠稳定性,提高了读取芯片信息方便准确性;避免人工对样瓶的误判,实现了系统自动读取样瓶信息,降低操作危险性及误判作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存查样柜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存查样柜间隔分布在所述缓存单元和所述缓取单元的同一侧;还包括控制器和管道换向器,所述管道换向器位于所述收发单元和多个所述存查样柜之间,所述缓存单元、所述缓取单元、所述收发单元及所述管道换向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管道换向器靠近所述收发单元的一端设有入口,且其靠近所述存查样柜的一端设有多个出口,所述入口连通与其中任意一个所述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收发单元的出料口连通,多个所述出口分别与多根送料管的一端连通,多根所述送料管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多个所述存查样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长源汉川第一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国电长源汉川第一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0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