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工业透明聚丙烯中透明剂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7999.6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郝春波;李春晖;栾春萌;武天希;修忠海;娄艳;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63 | 分类号: | G01N21/3563;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晓宇 |
地址: | 12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谱 定量分析 工业 透明 聚丙烯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光谱法测定透明高分子聚合物中透明剂含量的方法。将已知含量透明剂、抗氧剂、润滑剂、聚丙烯料高速共混,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增透共混改性聚丙烯粒料,将增透聚丙烯粒料使用热压制膜机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一定厚度的薄片,对透明剂改性和未改性的聚丙烯料进行红外光谱测试:不同浓度透明剂标准聚丙烯样品的红外谱图,根据透明剂特征峰628cm‑1处的吸光度和浓度的线性关系,建立标准曲线通过红外光谱图628cm‑1处的吸光度可以对透明剂进行定量分析。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增透聚丙烯中的透明剂的定量分析进行检测,实验制备简单,实验分析便捷且重复率高,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红外定量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工业中一种红外光谱法测定透明高分子聚合物中透明剂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光谱法是化学结构分析与鉴定的一种经典的测试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与化学化工科研与生产中,红外光谱可以分析化学物质中任何化学键与官能团的信息,反应出不同物质的化学结构,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近些年来红外光谱广泛用于鉴定物质的浓度测定,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目前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核磁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紫外光谱法等。相对来说,红外光谱法对工业常用聚合物、添加剂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一种比较高效、便捷、环保的方法。
聚丙烯是以丙烯为单体进行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本文所用聚丙烯为无规聚丙烯,是由多个反应器进行串联反应制备的聚丙烯多相共聚物的混合物,对于增透聚丙烯材料,透明剂含量是判断性能的一个重要控制指标。
液相色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都可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相较于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且红外光谱法进行分析不接触溶剂,符合化工厂安全生产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光谱法测定透明聚丙烯料中透明剂含量的方法,将已知含量透明剂、抗氧剂、润滑剂、聚丙烯料高速共混,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增透共混改性聚丙烯粒料,将增透聚丙烯粒料使用热压制膜机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一定厚度的薄片,对透明剂改性和未改性的聚丙烯料进行红外光谱测试:首先对聚丙烯进行定性分析,透明剂在628cm-1处有独特的特征吸收峰,且聚丙烯在这一区域没有吸收振动峰,因此,可证明透明剂已共混到聚丙烯中;然后对透明聚丙烯进行定量分析,由于透明剂的吸光度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不同浓度透明剂标准聚丙烯样品的红外谱图,根据透明剂特征峰628cm-1处的吸光度和浓度的线性关系,建立标准曲线y=ax+b,其中a是标准曲线的斜率,b是标准曲线的截距。通过红外光谱图628cm-1处的吸光度可以对透明剂进行定量分析。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增透聚丙烯中的透明剂的定量分析进行检测,实验制备简单,实验分析便捷且重复率高,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红外定量分析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未改性和增透改性聚丙烯料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红外光谱定量分析透明聚丙烯中透明剂含量的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已确定量的不同浓度透明剂与无规聚丙烯、抗氧剂、润滑剂共混,2000rpm/s高速混料,1分钟后排料。不加透明剂聚丙烯料作为对比试验;
(2)将步骤1)制得的共混料经双螺杆挤出造粒,得到不同浓度透明剂的聚丙烯粒料。粒料通过塑料热覆膜机制备厚度为0.05mm的薄片;
(3)将步骤2)制得的聚丙烯薄片进行红外光谱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7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