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风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7546.3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0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坤;李金波;杜顺开;黄剑云;高卓贤;刘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5;F24F11/72;F24F12/00;F24F7/08;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王径武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 设备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新风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风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新风设备处于新风除湿模式时,控制所述新风组件进行新风换气;获取新风温度;根据所述新风温度调整所述除湿换热组件的运行状态,以使所述除湿换热组件对新风进行除湿再热或除湿降温。可在新风除湿模式下进行新风换气的过程中,通过获取新风温度的方式来判断除湿再热和除湿降温的需求,进而根据需求对除湿换热组件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从可准确地判断新风控制需求,使进行节能控制的时机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热管循环效果受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的压力差影响,当压力差足够时,冷媒循环流速高,换热效果强,反之效果差。而蒸发压力与新风进风温度相关,冷凝压力与除湿后温度相关,而且热管再热后的温度低于新风进风温度,因此在新风进风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热管的再热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并且,除了除湿再热的需求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有除湿降温的需求,现有的方案无法准确地判断新风控制需求,存在节能控制的时机不准确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风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准确地判断新风控制需求,使进行节能控制的时机更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新风设备包括:新风组件和除湿换热组件;
所述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新风设备处于新风除湿模式时,控制所述新风组件进行新风换气;
获取新风温度;
根据所述新风温度调整所述除湿换热组件的运行状态,以使所述除湿换热组件对新风进行除湿再热或除湿降温。
可选地,所述新风组件包括新风风机,所述除湿换热组件包括:热管蒸发器、除湿换热器以及热管冷凝器,所述热管蒸发器、所述除湿换热器和所述热管冷凝器依次设置在新风风道内;
所述控制所述新风组件进行新风换气,包括:
开启所述新风风机,使新风在所述新风风道内依次经过所述热管蒸发器、所述除湿换热器以及所述热管冷凝器后进入室内。
可选地,所述除湿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一压缩机、电磁阀以及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一压缩机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热管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第二端与所述热管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热管冷凝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节流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热管蒸发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热管蒸发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热管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根据所述新风温度调整所述除湿换热组件的运行状态,以使所述除湿换热组件对新风进行除湿再热或除湿降温,包括:
在所述新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通过第一控制方式控制所述除湿换热组件对新风进行除湿再热;
在所述新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通过第二控制方式控制所述除湿换热组件对新风进行除湿再热;
在所述新风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除湿换热组件对新风进行除湿降温;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可选地,所述通过第一控制方式控制所述除湿换热组件对新风进行除湿再热,包括:
开启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电磁阀,并开启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形成热泵循环,以控制所述除湿换热组件对新风进行除湿再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7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结构加工矫正装置
- 下一篇:新风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新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