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手术后康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6811.6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蔚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李艳艳 |
地址: | 25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术后 康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手术后康复装置,包括垫板,垫板包括一对端座和一对挡杆,垫板上设置有按摩结构,按摩结构包括若干滚动带、两个套杆、若干托杆以及转动电机。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在垫板上的按摩结构,使得在对不便于翻身运动的术后患者进行背部位置处的按摩护理时,可将垫板塞入到患者的身下后启动按摩结构,使得按摩结构上的滚动带能够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摩擦按摩,可在患者未翻身的情况下达到对患者背部进行护理的目的,从而促进患者身体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术后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手术后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患者在手术后,由于身体机能变差,使得需要护理人员对术后患者进行辅助康复,在患者术后的早期时间内,患者还不能自主运动,此时可通过对患者进行身体按摩的方式进行康复,按摩可促进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的康复,由于部分患者在术后卧床时,因手术伤口的原因使得身体不便在病床上进行翻身运动,使得平躺患者的背部位置难以被按摩到,从而使康复按摩产生的康复效果降低。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手术后康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手术后康复装置,包括垫板,所述垫板包括一对端座和一体成型在两个所述端座之间的一对挡杆,位于右侧的所述端座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套座,所述垫板的中部为通透状并设置有按摩结构,所述按摩结构包括分布在两个所述挡杆之间的若干滚动带、分别套设在所述滚动带首末两端的两个套杆、设置在两个所述套杆之间的若干托杆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套座侧端面位置处的转动电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座的顶端开设有一对铰槽,所述端座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首末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所述铰槽内并与所述端座铰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座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滚柱,所述滚柱的首末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凸轴,所述凸轴贯穿所述凹槽的端部并与所述端座转动连接,所述滚柱的最底端凸出于所述端座的底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杆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首末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凸杆,所述凸杆贯穿所述安装槽的端部并与所述挡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最底端凸出于所述挡杆的底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滚动带的外围表面上一体成型有若干呈半球状的凸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套杆的外围表面上一体成型有若干凸棱,所述滚动带的端部套设在所述套杆上,所述套杆上还一体成型有若干挡环,相邻两个所述滚动带之间被所述挡环隔开,所述套杆的首末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端轴,所述端轴插入到所述端座的侧壁内并与所述端座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位于后端的所述套杆上同轴连接有从动带轮,与所述套座相对应的所述端座上开设有避空槽,所述从动带轮位于所述避空槽内,所述套座的内部呈中空状并套设在所述避空槽的外侧,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伸入到所述套座的内部并键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之间连接有齿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主动带轮的外围表面上均开设有齿槽,所述齿带的端部套设在所述齿槽中并与所述齿槽相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杆的首末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端杆,所述端杆插入到所述端座的侧壁内并与所述端座转动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蔚,未经李晓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6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