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造纸浆料的浆料抽检设备及浆料抽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6402.6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2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齐亚楠;赵冰;蔡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G01N2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21553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造纸 浆料 抽检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造纸浆料的浆料抽检设备。该设备包括:与供浆料流过的主管路并联的旁通管路,旁通管路包括流入端和流出端;安装在流出端处并改变流出端与主管路的连通状态的第一旁通阀;安装在流入端处并改变流入端与主管路的连通状态的第二旁通阀;安装到旁通管路并检测流经旁通管路的浆料的规定数据的抽检单元;根据抽检单元检测到的规定数据是否到达预定阈值来判断浆料抽检设备是处于待机模式还是抽检模式,并由此控制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中的至少一个的开闭状态的控制单元;以及当抽检单元检测到的规定数据超过预定阈值时发出警报的报警单元。该浆料抽检设备会尽可能早地发现损纸浆料中所含的腐浆超标,并且及时发出警告以通知操作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造纸浆料的浆料抽检设备及相应的浆料抽检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损纸浆料中的腐浆浓度是否超过预定阈值的浆料抽检设备,以及相应的浆料抽检方法。
背景技术
损纸是造纸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的纸,通常分为干损和湿损两种。干损是指在纸机干部及以后产生的损纸,例如在纸机断纸时干部产生的废纸,以及卷纸、复卷、包装时产生的废纸等。湿损是指在诸如网部、压榨部的湿部产生的损纸。
损纸来自于正常运行的纸机或在完成区域产生的干损或湿损的回炉,因而在造纸配浆中广泛应用。但由于不同来源的损纸回收使用周期及损纸量的不确定性,极易在周转过程中局部发生细菌滋生,并产生黄色的腐浆絮聚团。腐浆在短循环系统中难以被完全碎解,在被带入纸张后会产生大破孔或污点,甚至导致断纸。如果腐浆的浓度过高的话,还会严重影响纸机的运行效率。
与此同时,由于腐浆的位置和浓度并不确定,对于损纸浆料异常情况的评估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杀菌剂的添加时间和用量均难以实现精准控制,造成极大的浪费。此外,如果杀菌剂失控则将严重影响湿部系统的稳定性,其它化学品的用量也会同步增加。因此,在损纸系统中对腐浆浓度的在线抽检、精准定位和及时排放极为重要。
然而,在现有的损纸系统中,缺乏对流过管路的浆料(主要是损纸浆料)中的腐浆进行实时抽检的部件。因此,设想研制一种浆料抽检设备,该浆料抽检设备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高效、及时地对浆料中的腐浆进行抽检并且在腐浆达到预定标准时调整浆料抽检设备的工作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造纸浆料的浆料抽检设备,该浆料抽检设备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高效、及时地对浆料中的腐浆进行抽检并且在浆料的规定数据达到预定阈值时发出警告以通知操作人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造纸浆料的浆料抽检设备,包括:
与供浆料流过的主管路并联的旁通管路,旁通管路包括允许主管路内的浆料流出主管路并流入旁通管路的流入端和允许旁通管路内的浆料返回到主管路的流出端;
第一旁通阀,第一旁通阀安装在旁通管路的流出端处,并且能改变流出端与主管路的连通状态;
第二旁通阀,第二旁通阀安装在旁通管路的流入端处,并且能改变流入端与主管路的连通状态;
抽检单元,抽检单元安装到旁通管路并检测流经旁通管路的浆料的规定数据;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上述抽检单元检测到的规定数据是否达到预定阈值来判断浆料抽检设备是处于待机模式还是抽检模式,并由此控制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中的至少一个的开闭状态;以及
报警单元,当抽检单元检测到的规定数据超过预定阈值时,控制单元控制报警单元发出异常信号、指令和数字形式的警告中的至少一种。
较佳的是,主管路可以配备有主管阀,主管阀位于主管路在流入端与流出端之间的管路段中,并且由控制单元控制主管阀的开闭状态。
较佳的是,旁通管路可以配备有通向外界的排放支路,排放支路与旁通管路交界的排放端位于抽检单元与第一旁通阀之间。更佳的是,排放支路还可以配备有排放阀,并且由控制单元控制排放阀的开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6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