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10543.7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7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朱耿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杜维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区块链向第二区块链待共享的目标共享数据;从中继链上读取第二区块链的公钥,采用第二区块链的公钥对目标共享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目标共享数据;将加密目标共享数据存储至中继链,使得第二区块链节点从中继链上获取加密目标共享数据,以及对加密目标共享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目标共享数据。采用本申请,可以提升跨链数据共享效率,以及保证数据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简单的讲,区块链就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被广泛认识及认可,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区块链。然而,现有技术中,区块链是各自独立的,各个区块链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困难,还需要人工参与,导致跨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效率较低。同时由人工实现跨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时,容易出现数据泄露,数据丢失,不能很好的保证数据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可以提升跨链数据共享效率,以及保证数据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区块链向第二区块链待共享的目标共享数据;
从中继链上读取所述第二区块链的公钥,采用所述第二区块链的公钥对所述目标共享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目标共享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区块链、第二区块链和所述中继链均是基础链的子链,基础链上存储有第二区块链的身份信息,第二区块链的身份信息用于在所述中继链上注册所述第二区块链的公钥时,对所述第二区块链进行身份验证,并当身份验证通过后,第二区块链的公钥被存储至所述第二区块链;
将所述加密目标共享数据存储至所述中继链,使得第二区块链节点从所述中继链上获取所述加密目标共享数据,以及对所述加密目标共享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共享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加密目标共享数据;其中,所述加密目标共享数据是对目标共享数据采用第二区块链的公钥进行加密后的加密数据,目标共享数据是第一区块链向第二区块链待共享的数据,第二区块链的公钥存储在中继链上,所述第一区块链、所述第二区块链和所述中继链均是基础链的子链,基础链上存储有第二区块链的身份信息,第二区块链的身份信息用于在所述中继链上注册所述第二区块链的公钥时,对所述第二区块链进行身份验证,并当身份验证通过后,第二区块链的公钥被存储至所述第二区块链;
将所述加密目标共享数据存储至所述中继链,使得第二区块链节点从所述中继链上获取所述加密目标共享数据,并对所述加密目标共享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共享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从中继链上读取加密目标共享数据,其中,所述加密目标共享数据是对目标共享数据采用第二区块链的公钥进行加密后的加密数据,目标共享数据是第一区块链向第二区块链待共享的数据,第二区块链的公钥存储在中继链上,所述第一区块链、所述第二区块链和所述中继链均是基础链的子链,基础链上存储有第二区块链的身份信息,第二区块链的身份信息用于在所述中继链上注册所述第二区块链的公钥时,对所述第二区块链进行身份验证,并当身份验证通过后,第二区块链的公钥被存储至所述第二区块链;
采用第二区块链的私钥对所述加密目标共享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共享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0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