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抗裂的白炭黑与纤维混杂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5872.2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5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徐雄;余美琳;曹雅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熙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炭黑 纤维 混杂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抗裂的白炭黑与纤维混杂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各组分: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粉煤灰:剑麻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白炭黑:水:高效减水剂的质量比为268.7:1234:635.7:89.6:0~2.5:0~2.5:1~3:172:3.9,水胶比为0.48,砂率为34%,纤维体积掺量的范围为0.06%~0.1%,白炭黑体积掺量范围为0.04%~0.12%,剑麻与耐碱玻璃纤维的重量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抗裂的白炭黑与纤维混杂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为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抗裂的白炭黑与纤维混杂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骨料为天然碎石,粒径为5~20mm,含泥量0~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抗裂的白炭黑与纤维混杂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骨料为天然河砂,级配为Ⅱ区中砂,堆积密度为1480kg/m3,表观密度为2559kg/m3,细度模数为2.62,含泥量为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抗裂的白炭黑与纤维混杂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水剂为FDN高效减水剂,其固含量不小于40%,减水率不小于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抗裂的白炭黑与纤维混杂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煤灰为I级粉煤灰,细度为4.5%,烧失量为1.9%,含水量0.2%,密度为2.38g/c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抗裂的白炭黑与纤维混杂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剑麻纤维直径不小于304μm,长度不小于10mm,拉伸强度为514MPa,拉伸弹性模量为9.4~22.0GPa,密度为1.5g/cm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抗裂的白炭黑与纤维混杂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碱玻璃纤维直径不小于30μm,长度不小于12mm,拉伸强度为2482MPa,拉伸弹性模量为80GPa,密度为2.7g/m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抗裂的白炭黑与纤维混杂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炭黑中SiO2含量为99.8%,非晶态物质,比表面积为520m2/g。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高强抗裂的白炭黑与纤维混杂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相应配合比,定量地称取所需要原料,同时将高效减水剂溶于水中,配制减水剂溶液;
S2、将水泥、粉煤灰、粗骨料、细骨料倒入旋转式混合搅拌机中搅拌30~40s;
S3、将剑麻纤维加入混合料中,利用旋转式混合搅拌机搅拌60~70s;
S4、将称好的白炭黑缓慢加入步骤S1配置的减水剂溶液中,均匀搅拌180s,使白炭黑得到较好的分散,再将混合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S3的混合料中,利用旋转式混合搅拌机进行湿拌150s;
S5、向步骤S4混合浆体中加入耐碱玻璃纤维,通过旋转式混合搅拌机采用先正向转动30~40s,再反向转动30~40s后,连续正向搅拌90~120s的方式进行混合,形成白炭黑与纤维混凝土拌合物,最后,进行养护,获得所述高强抗裂的白炭黑与纤维混杂型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58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