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5227.0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0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明腾 |
主分类号: | F21S45/47 | 分类号: | F21S45/47;F21V29/71;F21V29/503;F21Y115/1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樊晓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模块 | ||
一种光源模块,其包含陶瓷基板、第一铜轨、第二铜轨、至少一第三铜轨、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导热柱及第二导热柱。第一铜轨、第二铜轨、第三铜轨、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陶瓷基板上。第一导热柱及第二导热柱分别对应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且贯穿第三铜轨及陶瓷基板。第一发光单元的负极连接至第一铜轨,第二发光单元的正极连接至第二铜轨,以及第一发光单元的正极及第二发光单元的负极连接至第三铜轨。第一导热柱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发光单元的正极,第二导热柱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发光单元的负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光源模块。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光源模块具有贯穿铜轨及陶瓷基板的导热柱。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具有省电、发光效率高、寿命长及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越来越普及地应用于各种光源模块。在车用照明方面,随着近年来电动车的发展,如何提升所有电气设备(尤其是车用照明灯具)的用电效率或减少其电力损耗,更是电动车发展的重要课题。
如图1A及图1B所示,用于车用照明灯具的光源模块为了有更好的光强度,必须将发光单元16(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晶粒紧密排列。然而,发光单元在使用时温度会急剧升高,若发光单元无法有效散热,将造成发光单元间的光源热区产生严重的热累积效应,最后使得发光单元有严重的热光衰,造成发光单元的发光效率大幅降低甚至因而失效损毁,而光源模块中所包含的发光单元16的数量越多,热累积及热光衰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此外,如图1C所示,在传统热电分离的架构下,发光单元16的导热路径单纯通过陶瓷基板12传导至下方的金属基板11,因此对于发光单元16而言,会有比较高的热阻。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导热效果好且热阻较低的光源模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其通过在发光单元下方的位置设置导热柱,并使导热柱贯穿陶瓷基板至金属基板的位置,且导热柱的两端分别与发光单元及金属基板接触,因此发光单元在发光时所产生的热可更快速的向下传递,以降低发光单元间的光源热区产生严重的热累积效应,并进一步降低发光单元的热光衰,提升发光单元的使用寿命及光学性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光源模块,其包含一陶瓷基板、一第一铜轨、一第二铜轨、至少一第三铜轨、一第一发光单元、一第二发光单元、一第一导热柱以及一第二导热柱。该第一铜轨设置于该陶瓷基板上。该第二铜轨设置于该陶瓷基板上。该至少一第三铜轨设置于该陶瓷基板上。该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陶瓷基板上。该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该陶瓷基板上,且与该第一发光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热柱对应该第一发光单元且贯穿该至少一第三铜轨及该陶瓷基板。该第二导热柱对应该第二发光单元且贯穿该至少一第三铜轨及该陶瓷基板。该第一发光单元的该负极连接至该第一铜轨,该第二发光单元的该正极连接至该第二铜轨,以及该第一发光单元的该正极及该第二发光单元的该负极连接至该至少一第三铜轨。该第一导热柱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发光单元的该正极,该第二导热柱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发光单元的该负极。
在一实施例中,该光源模块还包含一金属基板,该金属基板具有一主体、一绝缘层及一线路层,该主体具有一平坦部及一凸起部,该绝缘层及该线路层设置于该平坦部,该陶瓷基板局部设置于该凸起部。
该第一导热柱及该第二导热柱的另一端连接该金属基板的该主体的该凸起部。
该第一导热柱及该第二导热柱为高导热率材质。
该第一发光单元及该第二发光单元沿一第一方向并列,该第一发光单元及该第二发光单元均具有在该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一正极及一负极。
该第一发光单元的该正极与该第二发光单元的该负极相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明腾,未经郭明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5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