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03446.5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8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晗;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杨瑞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电路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该像素电路通过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防漏电单元的一传输端与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可以缩小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电位差,能够改善或者消除闪烁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显示领域,闪烁(Flicker)是面板显示的一个重要光学性能指标。Flicker重会导致人眼容易疲劳,因此,尽可能地降低Flicker是面板显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如图1所示的像素电路,晶体管T1的栅极与晶体管T31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电性连接,晶体管T31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晶体管T32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节点D电性连接,晶体管T32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晶体管T1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电性连接,晶体管T31的栅极、晶体管T32的栅极均接入信号SCAN(N)。
上述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如图2所示的三个工作阶段:
第一工作阶段T1:信号SCAN(N-1)为低电位,基于晶体管T41、晶体管T42构成的组合晶体管导通,复位晶体管T1的栅极即Q点的电位。
第二工作阶段T2:信号SCAN(N)由高电位跳变至低电位,基于晶体管T31与晶体管T32构成的组合晶体管、晶体管T7以及晶体管T2同时导通,数据信号DATA的电位写入至晶体管T1的栅极,同时复位发光器件LED1的阳极。
第三工作阶段T3:信号EM(N)为低电位,晶体管T5、晶体管T6同时导通,发光器件LED1发光。
其中,第二工作阶段T2切换至第三工作阶段T3的过程中,信号SCAN(N)由高电位跳变至低电位,由于耦合作用,节点D的电位被抬高;由于存储电容Cst的存在,Q点的电位的微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导致晶体管T31的漏源极之间的压差Vds增加,晶体管T31的漏电流也随之增大,如此一帧时间内晶体管T1的栅极电位升高,则流经发光器件LED1的发光电流下降,即发生闪烁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关于背景技术的介绍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完整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不能仅仅由于其出现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中,而认为上述所涉及到的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以缓解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不稳定导致显示闪烁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其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防漏电单元,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驱动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电性连接;防漏电单元的一传输端与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控制布线,第一控制布线与防漏电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用于在像素电路的发光阶段中导通防漏电单元,以调节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的电位。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初始化线,第一初始化线与防漏电单元的另一传输端电性连接,用于传输第一初始化信号,以在防漏电单元导通时调节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的电位至第一初始化信号的电位。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初始化线,第二初始化线与防漏电单元的另一传输端电性连接,用于传输第二初始化信号,以在防漏电单元导通时调节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的电位至第二初始化信号的电位;其中,在发光阶段中,第二初始化信号的电位等于或者接近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3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