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计费系统同户不同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02343.7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源能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G07F15/12;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朱庆运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龙山南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计费 系统 不同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计费系统同户不同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内置物联网通信功能的智能需量电表、DTU通信模块、边缘计算服务器和触摸屏组成一个完成的计量与预警调控系统;S2:首先S1中的边缘计算服务器将时钟同步指令下发给所有连接成功的智能需量电表;S3:S2中的智能需量电表与边缘计算服务器实现时钟同步。本发明使用时便于将相关参数应用于实际调控,从而达到更为重要的应用需求,可实现对每个回路的电压电流进行采集并实时计算,有较好的时钟同步特性,可实现每个月月初零点对多表计时钟进行自动同步,降低了使用时产生时间差的风险,时间累计误差带来的精度下降问题,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计费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计费系统同户不同表的需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据发改委相关文件,目前我国315kVA(部分地区是100kVA)以上的大工业用电用户采用两部制电价,电费用基本电费,电量电费及力调电费组成。而基本电费有两种计费方式:1、按变压器容量大小计费(变压器容量(kVA)*容量单价(元/(kVA*月);2、按最大需量小大计费(最大需量值(kW)*需量单价(元/(kW*月)。而需量单价一般是容量单价的1.5倍。因此,合理计算最大需量在本政策背景下有较大经济价值。
同时,准确计算需量将更有利于最大需量的降低措施实施,线路安全,线路经济运行,电网调度,为国家节省电厂投资等用途。
目前市场上针对同户多表的用电用户,多采用将多个独立电表的需量简单代数和。由于最大需量是取当月每15分钟(滑差法)的平均功率最大值(目前我国最大需量的设置方法),此情况下每个电表所采集到的最大需量所发生的时间点是不一致的,而且由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部分回路电表有机会倒送电给电网(此情况下本表此时刻需量是负值),因此,原同户多表情况下需量计算方式是有待改进的。
由于同一工厂厂界范围内同时存在大工业生产用电及宿舍照片等居民用电,而居民类用电政策上是不需要基本电费的,此种情况下由于上下级电表最大需量发生的时间通常不一致,因此简单的代数差计算将显失准度。
更重要的是目前市场上需量监控计量出来后多用于后台计费,未将相关参数用于实际调控,达不到更为重要的应用需求。而且,目前市面上的需量电表算法中没有负值,无法应用于同一户号,多个电网电量计量表及有倒负荷的场景中,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力计费系统同户不同表的需量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计费系统同户不同表的需量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力计费系统同户不同表的需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内置物联网通信功能的智能需量电表、DTU通信模块、边缘计算服务器和触摸屏组成一个完整的计量与预警调控系统;
S2:首先S1中的边缘计算服务器将时钟同步指令下发给所有连接成功的智能需量电表;
S3:S2中的智能需量电表与边缘计算服务器实现时钟同步;
S4:S3中的智能需量电表实时对每个回路的电压电流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电压电流进行实时计算并存储于本地寄存器中;
S5:S4中的智能需量电表根据采集的电压电流计算得出每个回路的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智能需量电表将计算得出的每个回路的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通过DTU通信模块上传给边缘计算服务器;
S6:S5中的边缘计算服务器根据所接收的每个回路的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再结合事先设置的要求,边缘计算服务器将最大需量按其发生的时间点进行矢量差或矢量和的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源能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源能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2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