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诊分诊智慧医疗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97455.8 | 申请日: | 202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8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韩雪峰;胡雪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雪峰 |
| 主分类号: | G16H40/67 | 分类号: | G16H40/67;G16H40/20;G06K9/62;G16H50/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吴巧华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珠海***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 智慧 医疗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诊分诊智慧医疗系统,涉及医疗信息技术领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其中软件系统包括具有深度学习功能的病症询问话术系统、急诊分诊系统、远程护士端和系统管理员端,所述急诊分诊系统可以将病人数据对照MEWS评分系统的指标给出分诊情况说明单,所述硬件系统包括分诊信息采集设备和生命体征采集设备,所述分诊信息采集设备包括语音模块、屏显模块和人工远程问诊模块,所述生命体征采集设备为便携式人体生命体征测量仪;本发明使用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病症询问话术系统,方便不同地区方言、年龄段和受教育程度的患者使用语音系统,减少误诊概率,加快分诊速度精度,提高患者诊断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分诊智慧医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城市集中化,三甲医院急诊患者逐年剧增,急诊拥挤现象已为常态;上海仁济医院的调查显示,每天1100人次的急诊内科病人中,90%其实属于非急诊;急诊科这种处于“拥挤”或“过度拥挤”的状态,急诊就诊顺序或“等候”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我国急诊医学科的发展,新的急诊分诊制度已经出台,但囿于设备的落后,实施落地情况不佳;经过调研,目前主流的分诊设备主要用于实现自助挂号、就医流程指引和科室位置指引等相关功能,市面上并没有针对急诊预检分诊的自助终端系统;同时因为急诊就医的患者因地域、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交谈时经常带有大量口音,目前市面上的分诊系统往往只能识别普通话,一旦遇到说方言的患者便无法正确识别语音,因此需要一种急诊分诊智慧医疗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急诊分诊智慧医疗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分诊智慧医疗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其中软件系统包括具有深度学习功能的病症询问话术系统。
优选地:所述软件系统还包括急诊分诊系统、远程护士端、系统管理员端,远程护士端与系统管理员端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急诊分诊系统包括数据对照单元、分拣单元以及结果发放单元。
优选地:所述硬件系统包括分诊信息采集设备和生命体征采集设备。
优选地:所述分诊信息采集设备包括语音模块、屏显模块和人工远程问诊模块。
优选地:所述生命体征采集设备为便携式人体生命体征测量仪,便携式人体生命体征测量仪主测量参数为患者意识、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五项指标。
一种急诊分诊智慧医疗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S1:信息采集:通过分诊信息采集设备录入患者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主观自我评价,同时远程护士端可以通过语音和屏幕点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指引和评估;
S2:生命体征采集:通过便携式人体生命体征测量仪快速测量患者的意识、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五项指标;收集客观身体数据;
S3:系统平台:将S1和S2步骤收录的主观自我评价和客观身体数据根据MEWS评分标准进行预诊分拣,再通过分诊信息采集设备问询患者的人群分类、症状问询和基础病史之后;生成患者的分诊情况说明单;
S4:系统管理员端:系统管理员端将S3生成的患者分诊情况说明单、患者的身份信息与身体数据和语音视频交流记录,进行甄别、分类和记录;
S5:远程护士端:远程护士端接收来自S4的患者分诊情况说明单,根据患者病情分级对患者的救治顺序进行排序,一键分诊定区;同时在S1和S2步骤通过语音和屏幕点选的方式对患者提供指引;
S6:分诊结果:S4将患者分诊情况说明单打印出纸质单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雪峰,未经韩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7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