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试验线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7368.2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9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秦辉;尚小华;刘海先;黄涛;杨成;杜文超;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627;H01R13/631;H01R13/64;H01R13/44;G01R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旭伟 |
地址: | 63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试验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试验线接头,包括:导电柱,导电柱的一端为用于与空开螺丝接触的接线端,且导电柱自身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以实现导电,导电柱上设置有接线结构,以接入导线;磁铁,磁铁设置于导电柱,以将接线端通过磁力吸附于空开螺丝;绝缘件,绝缘件设置于导电柱以在拔除导电柱时避免触电。本发明在具有导电效果的导电柱上设置有磁铁,以磁吸的方式来实现自动接线,过程快速,使得接线过程更加简单和高效,避免了人力操作也就避免了操作人员触电的风险、接线错误和接线不牢固,无专门的裸露导线处理,也就避免了造成上级空开误动作,不用拧动空开螺丝,避免其质量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试验线接头。
背景技术
在继电保护试验中,对保护装置加压以及运行中的电压取样是经常有涉及的作业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将线头用螺丝刀进行拆除,再用试验线夹夹在线头的金属部分,然后用绝缘胶布进行包裹。
试验结束后,再将以上顺序逆向进行恢复接线。
以上作业过程,通过对现实的工作场景及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有以下缺陷:
1.操作繁琐,费时费力;
2.操作过程中容易触电;
3.人员较长时间的处理过程,结合人员的行为惯性,存在冒险而不做绝缘处理的情况,进而造成触电风险,以及二次电压接地,造成上级空开误动作;
4.作业水平过度依赖人工的技能水平,因此存在部分人员技能水平不足,造成接线不牢固和接线错误的情况;
5.空开螺丝多次拧动,影响空开螺丝的压接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在作业中涉及的空开螺丝一般采用含铁材料制成。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提出的五个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电气试验线接头,以解决上述五个缺陷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气试验线接头,包括:
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一端为用于与空开螺丝接触的接线端,且所述导电柱自身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以实现导电,所述导电柱上设置有接线结构,以接入导线;
磁铁,所述磁铁设置于所述导电柱,以将所述接线端通过磁力吸附于空开螺丝;
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导电柱以在拔除所述导电柱时避免触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柱形成为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一端开口作为开口端,以用于所述磁铁设置到所述导电柱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端的内壁形成为插线结构,以用于插接导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柱中部形成接线段,所述接线段的外壁形成齿纹以用于接线夹夹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件为套状结构,以套设于所述导电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件为套状结构,以套设于所述导电柱上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一段,且所述绝缘件上形成有过孔,以对应于所述开口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孔的内壁向所述开口端方向聚拢形成口径小于所述开口端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管状的所述导电柱内部的底端中心形成有定位凸,且所述磁铁呈环状,以在装入所述导电柱内部时,所述磁铁的内孔嵌合于所述定位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件采用橡胶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齿纹为沿着所述导电柱轴向延伸的条形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7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