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东俄洛紫菀或缘毛紫菀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97337.7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7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锋;苏学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1 | 代理人: | 苏亚超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东俄洛 紫菀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UPLC对东俄洛紫菀或缘毛紫菀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在UPLC中采用特定的色谱条件,可以在东俄洛紫菀或缘毛紫菀中有效分离检测出12个以上的色谱峰,并可以对其中12个色谱峰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为东俄洛紫菀或缘毛紫菀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天然植物药物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藏紫菀主要以菊科紫菀属的多种植物入药,来源丰富,为典型的多基原藏药材,李彪等研究发现仅青藏甘南地区就分布有菊科药用植物 28 属 70 余种,具有较高的挖掘研究潜力,黎维平等通过对菊科紫菀属植物进行生物学研究后,得出对青藏高原的紫苑属类群开展研究的必要性。紫菀属植物是分类学上公认的“困难类群”,其作为藏紫菀的主要来源也面临着基原混乱的问题,不利于藏紫菀药材总体质量的控制和评价,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基于目前藏紫菀用药的混乱,本发明拟提供一种关于藏紫菀中各品种的检测方法。本发明中主要涉及东俄洛紫菀或缘毛紫菀的检测。
缘毛紫菀(拉丁学名:Aster souliei Franch.)为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木质。茎单生或与莲座状叶丛丛生,直立,高5-45厘米。头状花序在茎端单生,瘦果卵圆形,稍扁,基部稍狭。产于四川、甘肃、云南、西藏。生于高山针林外缘、灌丛及山坡草地。海拔2700-4000米。
东俄洛紫菀(Aster tongolensis Franch.),是菊科紫菀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四川、云南、青海的一种观赏类菊花,以其清雅的花色和典致的色泽而闻名。该种为多年生草本,头状花序,舌片蓝色或浅红色,瘦果倒卵圆形。除此之外东俄洛紫菀还有温肺下气,祛痰止咳和利尿的药理作用,所以也可以作为药物使用。
95版藏药标准中,藏紫菀仅收载了缘毛紫菀。而本次藏药标准起草中,将东俄洛紫菀也收载其中。但两者是否存在差异,如何对两种药材进行区分,仍然是一个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东俄洛紫菀或缘毛紫菀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取待检药材,60~80%乙醇提取,醇提物上大孔树脂,依次用10-20%、60-80%乙醇洗脱,收集60-80%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得到粗提物;
(2)将粗提物采用UPLC进行检测,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C18
流动相:乙腈(A)-0.01~0.5% 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为,0~5 min,10%~12% A;5~19 min,12%~16% A;19~26 min,16%~24% A;26~28 min,24%~24% A;28~30min,24%~ 30%A;35~45 min,30%~45% A。
本发明中某些实施方式中,色谱柱尺寸为:2.1×100 mm,1.8 µm。
流动相流速、柱温、进样量等可以按照UPLC的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中,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
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中,柱温 35±2℃。
UPLC检测,可以采用190-400nm波长进行扫描,根据色谱图出峰情况进行选择。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波长325 ±5nm。
本发明对药材进行提取时,提取时使用的乙醇可以选择60%、65%、70%、75%、或80%乙醇等浓度。大孔树脂洗脱时,10-20%的乙醇可以选择10%、15%、20%等浓度。60-80%乙醇可以选择60%、65%、70%、75%、80%等浓度。
本发明使用的大孔树脂,主要使用非极性大孔树脂或者弱极性大孔树脂。例如使用二乙烯苯为骨架结构的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7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强咖啡风味的茄芯配比结构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