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7227.0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9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谢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03;H01R13/44;H01R13/502;H01R13/533;H01R4/02;H01R4/72;H01R43/16;H01R43/02;H01R43/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尚标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22 | 代理人: | 钟建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沙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代 电缆 新型 连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段相连接的铜软连接件本体,每段铜软连接件本体均由若干片层叠排列的软铜片组成,其中,至少一段铜软连接件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弧形软连接部,每个弧形软连接部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均呈弧形弯曲设置且无需焊接,每个弧形软连接部两边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位于每个弧形软连接部两边的第一硬连接区域,位于第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头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二硬连接区域,位于最后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尾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三硬连接区域,所述第二硬连接区域和第三硬连接区域处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每个安装孔中分别安装有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全部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外部沿其长度方向套装有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软连接件本体设置有三段,三段铜软连接件本体按顺序互相焊接在一起,所述弧形软连接部分布在第二段铜软连接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尾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四硬连接区域,位于第二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头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五硬连接区域,位于第二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尾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六硬连接区域,位于最后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头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七硬连接区域,所述第四硬连接区域与第五硬连接区域焊接在一起,所述第六硬连接区域与第七硬连接区域焊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与位于第二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夹角为90度,位于最后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设置成弯曲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采用与铜软连接件本体相同的铜质材料,所述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的一端表面镀镍以形成镀镍焊接端,所述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的镀镍焊接端插入到安装孔中,所述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的镀镍焊接端通过激光焊接与相应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相连接,从而使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的镀镍焊接端与相应的铜软连接件本体充分熔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玻璃纤维套和第一热缩管,所述第一热缩管沿铜软连接件本体的长度方向套装在全部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外部,所述玻璃纤维套套装在每个弧形软连接部的外部且位于第一热缩管的内部或外部。
7.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制备:设置至少一段相连接的铜软连接件本体,每段铜软连接件本体均由若干片层叠排列的软铜片组成,然后在至少一段铜软连接件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弧形软连接部,每个弧形软连接部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均呈弧形弯曲设置且无需焊接,并且将每个弧形软连接部两边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位于每个弧形软连接部两边的第一硬连接区域,之后至少将位于第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头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二硬连接区域,以及至少将位于最后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尾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三硬连接区域;
(2)公/母头的安装:在第二硬连接区域和第三硬连接区域处分别开设安装孔,每个安装孔中分别安装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
(3)绝缘层的安装:在全部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外部沿其长度方向套装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72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