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输入的扭矩倍增套筒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6181.0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1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周顺新;王虬;魏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创全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7/02 | 分类号: | B25B17/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 扭矩 倍增 套筒 | ||
一种双输入的扭矩倍增套筒,包括蜗杆输入轴、蜗轮和套筒,蜗杆输入轴、蜗轮、套筒与外壳体转动连接,蜗杆输入轴和蜗轮啮合传动,蜗轮中心设有蜗轮轴,蜗轮轴下端设有传递齿轮,传递齿轮驱动套筒在外壳体上转动,通过在蜗杆输入轴的转动,蜗轮轴上端伸出外壳体形成蜗轮输入轴,蜗杆输入轴一端或两端穿出外壳体,蜗杆输入轴和蜗轮输入轴穿出壳体部分轴体端部设有用于容纳扳手上扳头的凹槽。利用大型螺钉或者螺母尺寸大的特点,套筒外侧齿轮直径大大大于蜗轮转轴下方齿轮,形成较大的传动比,使得总的扭矩倍增数大,方便进行大型螺钉的紧固作业,同时,在经过在蜗杆和蜗轮两处设置输入轴,使得两处分别形成快速档和力矩档,适合实际使用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拆装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输入的扭矩倍增套筒。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业、制造业中,螺钉紧固是固定连接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固定连接方式,通过利用物体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循序渐进地紧固物机件,因为其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批量生产得到了大量的引用。
在输电塔、信号塔、风电桩等大型钢铁构件的安装中,由于其批量大,需要安装的精度好,在底部基础的固定中目前大多采用预先在基础中按照标准浇筑好带螺纹孔的预埋件,然后通过螺钉与预埋件中的螺纹进行连接,由于螺纹连接的精度及快速安装性能使其适用于此种大型设备的安装领域,但由于这些大型设备的重量大,底座的紧固螺钉通常也较大,通常螺钉规格在M64以上,需要非常大的预紧力矩,在安装时一般采用压缩机带风炮加套筒来保证拧紧,由大型运输负责设备运送,但当安装完成后,在后续检修维护的过程中,为紧固螺钉专门运输压缩机和凤炮在成本上显得难以接受,而人力紧固显然不能满足预紧力矩的需求,一般采用结构来增大力矩如增大扳手长度等措施,但M64的螺钉的预紧扭矩为19353N·m,如果靠增加扳手长度,以人力显然不足以达到。
现有技术也有对力矩进行倍增的装置,例如澳大利亚专利文献AU2018361223采用行星齿轮进行力矩倍增,但行星齿轮中输入轴周围的行星轮沿着轴向向四周极大的扩大了装置尺寸,在紧固时空间不足以放置下有足够力矩的倍增装置,且由当前的空间设计的倍增装置只能提供大约25倍的力矩倍增,人力需要提供19353/25=774.12 N·m力矩,显然人力不能达到这种力矩。
在力矩倍增的同时,使用人力进行紧固还面临这传动比过大转动圈数过多的问题,力矩倍增必然带来传动系数的改变,力矩倍增太大使得输入端转动多转输出端才转动一转,这使得紧固时间过程边长且需要操作人要具有较高的体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输入的扭矩倍增套筒,能够在为套筒增加足够扭矩倍增的同时,提供两种转动力矩输入位置,在螺钉或者螺母松使采用快速转动,在要拧紧时采用最大倍增力矩输入位置进行紧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输入的扭矩倍增套筒,包括蜗杆输入轴、蜗轮和套筒,蜗杆输入轴、蜗轮、套筒与外壳体转动连接,蜗杆输入轴和蜗轮啮合传动,蜗轮中心设有蜗轮轴,蜗轮轴下端设有传递齿轮,传递齿轮驱动套筒在外壳体上转动,蜗轮轴上端伸出外壳体形成蜗轮输入轴,蜗杆输入轴一端或两端穿出外壳体,蜗杆输入轴和蜗轮输入轴穿出壳体部分轴体端部设有用于容纳扳手上扳头的凹槽。
上述的蜗杆输入轴和蜗轮不自锁,即蜗杆输入轴的展开螺旋角大于蜗轮蜗杆接触的摩擦角。
通过采用蜗轮蜗杆的不自锁传动,在蜗轮输入轴出进行力矩输入时,传动比当中不含蜗轮蜗杆,可以进行转速较快的旋转作业,当蜗轮输入轴旋转使螺母或者螺钉已达到蜗轮处输入的最大力矩时,再使用蜗杆输入轴处进行力矩输入,增大倍增力矩,使得最终拧紧力矩达到要求。
上述的套筒包括套筒外齿轮及内部的套筒槽,传递齿轮和套筒外齿轮之间设有中间齿轮,传递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传动,中间齿轮与套筒外齿轮啮合传动。
上述的中间齿轮为两个,分设在传递齿轮两侧并与外壳体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创全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创全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6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