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感知终端通信自适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5805.7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5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斯扬;聂永杰;曹敏;赵现平;薛旺喜;李文云;廖耀华;陈叶;李波;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L67/12;H04L41/0803;H04Q9/00;G16Y1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感知 终端 通信 自适应 数据 采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一种智能感知终端通信自适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包括:智能感知终端初始化默认加载配置文件,确定读取的数据内容;建立物理连接后,智能感知终端获取集中器中的档案信息,向数据中心注册电表;根据确定的数据内容,获取已注册电表中与数据内容对应的数据;集中器根据智能感知终端发送的数据读取报文,反馈回复报文;根据集中器反馈的报文确定下挂集中器的地址及RS845‑II波特率,使用真实的数据集中器地址抄读档案信息,比对已注册电表中的数据,启动更改数据的操作。本申请通过使用通配地址及波特率自适应技术,提高现场智能感知终端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感知终端通信自适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网络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组成,随着物联网理念和相关技术产品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例如工业、农业、交通、安防、环保等,物联网技术已成为各领域竞相发展的关键技术。其中,感知层作为物联网的最底层技术,实时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对于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
智能感知终端是感知层常用的技术手段,其基于“硬件平台化、软件APP化”的设计理念,以获取现场集中器用采数据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即不同应用场景的管控,支持业务快速部署及便捷扩展。
然而,实际应用中,由于各地市区对于集中器的串口波特率要求不一致(2400/4800/9600波特率均可能存在),且被抄集中器地址各不相同,因此安装APP时序配置下挂集中器地址及确认RS485窗口通信波特率,这极大增加了工程人员安装调试的工作量,严重影响物联网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的个性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感知终端通信自适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感知终端执行数据采集时安装调试过程繁琐,现场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感知终端通信自适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应用于以智能感知终端、集中器通过物理通道构建的数据采集信息交互模型中,包括:
智能感知终端初始化默认加载配置文件,确定读取的数据内容;
判断智能感知终端是否与集中器建立物理连接;
若是,则智能感知终端获取集中器中的档案信息,向数据中心注册电表;
智能感知终端根据确定的数据内容,获取已注册电表中与数据内容对应的数据;
集中器根据智能感知终端发送的数据读取报文,反馈回复报文;
智能感知终端根据集中器反馈的报文确定下挂集中器的地址及RS845-II波特率,使用真实的数据集中器地址抄读档案信息,比对已注册电表中的数据,若比对结果不一致,则启动更改数据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智能感知终端是否与集中器建立物理连接的步骤包括:
智能感知终端通过RS485-II端口分别以2400/4800/9600三种波特率下发抄读集中器时间报文;
若接收到集中器反馈的任意一种波特率上返回当前时间的报文,则判断已建立物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发抄读集中器时间报文时,对于每种波特率下分别发送三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中器根据智能感知终端发送的数据读取报文,反馈回复报文的步骤包括:
获取回复报文的发送帧尺寸;
若发送帧尺寸大于预设阈值,则将回复报文分为若干条分帧报文,每条分帧报文的发送帧尺寸均小于预设阈值;
依次将分帧报文反馈至智能感知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5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