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幅面手工刺绣品的无痕嵌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95660.0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拉毛叶忠;仁青加;冷本才让;完么三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南县仁青藏文化艺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1/08 | 分类号: | D05C1/08 |
代理公司: |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63100 | 代理人: | 雷占兰 |
地址: | 813000 青海省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幅面 手工 刺绣 无痕嵌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刺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幅面手工刺绣品的无痕嵌接方法,具体通过绣品图案的绘制和分割;原材料的准备;嵌接区域的确定及嵌接四个步骤完成。本发明的无痕嵌接方法不仅解决了大幅面及超大幅面绣品,绣制时对场地以及设备的限制的问题,而且还保证了绣品的完整性和观赏性,具体嵌接区域的确定、嵌接时“Z”字型连接方法及嵌接针法等都保证了绣品从外观上看不到任何嵌接的痕迹。另外,该嵌接方法可以实现藏绣大幅面或者超大幅面的工艺品、饰品及服饰的绣制。整个绣制工期短,一般一幅超大幅面的绣品工期较以前缩短了4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幅面手工刺绣品的无痕嵌接方法。
背景技术
刺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而绣制大幅面绣品甚至是超大幅面绣品(如满绣绣品)用来展现宏篇巨著时,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尤其是因为场地以及设备(绣架)的限制。目前在绣制大幅面作品时均采用整幅底布分段绣制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场地的限制不能够全面展开,从而不能让更多的刺绣技师共同参与刺绣工作,这大大的延长了作品的绣制时间;也有少数手工刺绣作品采用分段绣制后嵌接起来,但是嵌接后痕迹较为明显,因为嵌接技术比较细腻,准备工作较为细致繁杂,制作速度较慢,部分大幅面作品如果提前不准备好原作品线材的话,也会产生较明显的连接痕迹,尤其是色差上面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作品的完整度和可观赏性,不利于手工艺术品的增值。基于以上两种弊端,市场上目前没有大幅面或者满绣的绣品。另外,关于嵌接痕迹的处理也没一套完善的方法。
因此,如何更好的解决大幅面绣品(或满绣绣品)嵌接时的痕迹,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藏族工艺品、饰品及服饰的刺绣。然而,藏绣嵌接技术仅可用于两幅完全独立作品(画面)的连接问题,不能实现超大幅面或者超大幅面的绣制。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申请人经过近十年年的摸索和研究,结合青海省桂南县沙沟乡部分藏族同胞的藏绣技艺,潜心研发出了无痕嵌接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幅面手工刺绣品的无痕嵌接方法。
本发明保护一种用于大幅面手工刺绣品的无痕嵌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绣品图案的绘制和分割:首先,通过电脑绘制绣品图案;然后,根据图案的实际尺寸、颜色、内容来确定分割位置,分割位置选择颜色少,线条相对简单的部分进行分割,在确定好分割位置后,并在电脑上将分割的图案进行拖动,使图案之间预留6~8cm的空白区域;最后,将图案按比例印制在绣布上,并从空白区域的中间将绣布进行裁剪,并将裁剪开的对应两块绣布标记上相同的标号;
步骤2,原材料的准备:根据绣品图案需要的颜色准备绣线、绣架、绣布、绣针、剪刀、熨斗,其中,绣线量要保证足够多,否则二次准备时会出现色差,影响嵌接效果;绣布采用同一批次的,严格把握绣布的延展性;
步骤3,嵌接区域的确定:在裁剪好的绣布边缘空白区域上穿孔,并将固定线穿过穿孔固定在绣架的边梁,在绣布被拉伸到最大且保证所有图案被拉伸一致的情况下确定嵌解区域,按照图案内容和色彩沿着图案边界向图案内扩展1~3cm的区域即为嵌接区域,并用线条做好标记;
步骤4,嵌接:首先,将标记好嵌接区域的绣布分配给绣工绣制嵌接区域以外的图案,当绣制到嵌接区域时针法要稀疏为后期的嵌接预留缝隙;其次,将对应两块绣布的嵌接区域边缘对齐,然后用“Z”字型针线连接起来,并在“Z”字型连接的区域背面加固一层底布,保证连接区域不被拉裂,若需要装裱绣品时,不用加固底布;最后,将嵌接区域连接好的绣布固定在绣架上,根据嵌接区域的图案及颜色采用相应的针法将预留缝隙绣制完成,绣制预留缝隙时不拆除“Z”字型连接线,采用叠层绣的针法不留痕迹的掩盖Z字型连接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嵌接区域的确定时,嵌接区域要垂直于绣架的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底布与绣布为同一批次材质的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南县仁青藏文化艺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南县仁青藏文化艺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5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财务问答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