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支模体系稳定性检测预警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1335.7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1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欣;段庚鑫;何舰;秦泳;王伯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8B2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李茂松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支模 体系 稳定性 检测 预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施工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支模体系稳定性检测预警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高支模架体的杆件节点施加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荷载;当水平拉力荷载达到第一阈值时释放水平拉力荷载;采集水平拉力荷载释放后的高支模架体的振动模态信息,获得高支模架体振动位移频率曲线;判断高支模架体振动位移频率曲线的振幅是否超过振幅限定值,并输出检测结果;若是,则发布预警;若否,则继续进行采集水平拉力荷载释放后的高支模架体的振动模态信息的步骤;本实施例能够通过监测高支模架体的实时振动模态,检测高支模架体整体的稳定性是否合格,掌握高支模体系的安全情况,检测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安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支模体系稳定性检测预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建筑结构逐渐增多,高支模体系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简称为高支模体系,是指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的模板支撑系统,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高支模工程具有复杂性、高危性、事故突发性等特点。高支模发生坍塌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支模架体搭设不规范、支撑架体地基发生沉降、立杆间距过大、支架中钢管杆件、扣件、顶托等材料的质量缺陷、扣件螺栓拧紧力矩不足等原因均会诱发高支模支撑架构件失效,发生局部坍塌或整体失稳,导致现场作业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的恶性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为避免上述危险情况的发生,目前通常采用监测高支模沉降、位移等方法来保证高支模工程的顺利进行。基于激光的非接触式位移监测方法,相对于传统接触式位移计测量法,具有采样频率高、响应迅速的特点,但此类监测方法仍然存在缺陷;单一的一套监测装置其监测的范围具有局限性,需要在高支模架体上布设大量监测装置进行实时监测,极大程度上增加了高支模工程成本。
有鉴于此,目前亟需发明一种高支模体系稳定性检测方法及预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支模体系稳定性检测预警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检测方法监测的范围具有局限性,监测装置搭建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支模体系稳定性检测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高支模架体的杆件节点施加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荷载;当水平拉力荷载达到第一阈值时释放水平拉力荷载;采集水平拉力荷载释放后的高支模架体的振动模态信息,获得高支模架体振动位移频率曲线;判断高支模架体振动位移频率曲线的振幅是否超过振幅限定值,并输出检测结果;若是,则发布预警;若否,则继续进行采集水平拉力荷载释放后的高支模架体的振动模态信息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支模体系稳定性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施力组件、传感器组和与传感器组连接的分析处理端,
所述施力组件设置在高支模架体的一侧,用于向高支模架体的杆件节点施加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荷载;
所述传感器组与高支模架体相对设置,用于在水平拉力荷载释放后,采集高支模架体的振动模态信息;
所述分析处理端用于根据传感器组采集的振动模态信息获得高支模架体振动位移频率曲线,判断高支模架体振动位移频率曲线的振幅是否超过振幅限定值,并根据判断结果输出检测结果和发布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13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