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拉拔型胀壳式锚管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9763.6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松;任少强;罗宗帆;吴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王世芳;李欢 |
地址: | 71001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拉拔 型胀壳式锚管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内置拉拔型胀壳式锚管及施工方法,该锚管括管体、胀壳段和拉拔杆;管体顶端上依次设置有若干个胀壳段,胀壳段管壁开有圆孔,销轴穿插进入圆孔并与胀壳段固定连接,销轴方向与胀壳段中心线垂直,销轴旋转连接有楔形锚固齿,胀壳段管壁开有长条孔,楔形锚固齿能够穿过长条孔旋转伸出;拉拔杆用于拉拔开合楔形锚固齿。将锚管的管体和胀壳段组装为一体,置入围岩钻孔内;将管体与隧道拱架进行焊接;拉动拉拔杆,打开楔形锚固齿;将拉拔杆尾部与杆体焊接固定。本发明能够进行手动拉拔胀壳,解决了隧道施工时普通锚管的锚固性能低和弹簧胀壳锚管的可靠性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拉拔型胀壳式锚管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隧道施工发展越来越快,隧道的建设数量快速增加,在围岩条件较差的隧道施工中,隧道施工穿越软弱破碎围岩时,由于围岩本身自稳能力不足,多发生围岩坍塌事故。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以及施工进度,采用锚管支护方式是是当中隧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锚管的锚固性能,施工常用胀壳式锚管,其胀壳段多采用弹簧弹出,在面对非完全破碎的围岩时,容易卡壳失效,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内置拉拔型胀壳式锚管及施工方法,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拉拔型胀壳式锚管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隧道施工时普通锚管的锚固性能低和弹簧胀壳锚管的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置拉拔型胀壳式锚管,它包括:管体、胀壳段和拉拔杆;
所述管体设置有胀壳段,其内部设置有与管体中心线对称的成对的楔形锚固齿,楔形锚固齿通过固定在胀壳段内壁上的销轴与胀壳段旋转连接,胀壳段管壁开有长条孔,楔形锚固齿能够穿过长条孔旋转伸出;
所述拉拔杆顶部设置有与管体中心线正交的环形齿槽,楔形锚固齿尾部圆周设置有与环形齿槽相配合的传动齿,拉拔杆用于拉拔开合楔形锚固齿。
优选的,拉拔杆顶端设置有圆柱形限位块,其外径与管体的内径相匹配,限位块用于保证滑动过程中拉拔杆始终位于中心,并限制楔形锚固齿打开的最大角度。
优选的,限位块沿轴向开有若干个注浆孔,用于流通水泥浆液。
优选的,胀壳段中沿管体中心线依次间隔设置有多对楔形锚固齿和与其匹配的销轴。
优选的,管体的顶端与锥形锚头固定连接,用于减小锚管进孔时的阻力。
优选的,管体和胀壳段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螺纹连接。
优选的,胀壳段与销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胶水粘接。
优选的,管体的外径为42mm或50mm,管壁厚度为4~6mm,长度为3~5m,胀壳段的长度为0.5~2m。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内置拉拔型胀壳式锚管的施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内置拉拔型胀壳式锚管,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锚管的管体和胀壳段组装为一体,置入围岩钻孔内;
S2将管体与隧道拱架进行焊接;
S3拉动拉拔杆,打开楔形锚固齿;
S4将拉拔杆与隧道拱架焊接固定,并进行注浆增强锚管整体刚度以及锚固力。
总体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隧道施工时普通锚管的锚固性能低和弹簧胀壳锚管的可靠性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锚管的胀壳段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锚管的胀壳段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9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