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应力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88883.4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8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贝绍生;权隆芳;王轶群;贾小强;张丽娟;李宇飞;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信四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9 | 代理人: | 葛啟宏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肛门 括约肌 复合体 应力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模拟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应力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无创检查结合有限元模型模拟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应力,能够更加直观地从力学角度认识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力学特性及其损伤导致肛门失禁的发病机制,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是因肛周肌肉组织导致控便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生物力学基础,为如中医挂线疗法等肛萎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定量手术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模拟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应力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肛门失禁是肛瘘术后最严重的后遗症,尤其是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因破坏了肛门括约肌而导致不同程度肛门功能受损,所以手术时对肛门括约肌的处理至关重要。目前临床对于穿越肛门括约肌以上的高位肛瘘,临床医生在手术时主要根据影像学资料及自身经验,采用挂线疗法。临床上准确评估肛门括约肌损伤程度、权衡肛瘘切开术与挂线术的利弊,恰当地应用挂线疗法,进一步规范挂线、挂线的部位、肌肉挂线的厚度、松紧度及线脱落时间,既不盲目挂线又要兼顾保护肛门功能及患者的舒适度,对治疗肛瘘具有重要意义,急需采用现代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模拟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应力的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模拟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应力的方法,包括:
基于骨盆CT数据和肛门括约肌复合体肌群MR数据构建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模型,其中,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模型包括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圆孔;
在有限元仿真系统中获取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模型;
在所述有限元仿真系统中创建解析刚体,所述解析刚体包括圆柱部分,和与圆柱部分连接的半球部分;
在所述有限元仿真系统中使所述解析刚体穿过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圆孔,获得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应力。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解析刚体的圆柱部分和半球部分的直径为13mm-15mm。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解析刚体的弹性模量为0.95KPa,泊松比为0.45,密度为1.12e-9Kg/mm3。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有限元仿真系统中使所述解析刚体穿过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圆孔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有限元仿真系统中将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模型和所述解析刚体转化为实例;
在所述有限元仿真系统中使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模型和所述解析刚体处于临近位置,所述解析刚体为接触主面,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为接触负面,设定接触属性为摩擦接触,接触类型为面面接触;
在所述有限元仿真系统中定义边界条件,约束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两侧面的六个自由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项,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有限元仿真系统中使所述解析刚体穿过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圆孔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进行网格划分,所述网格属性为四面体自由化网格,所述网格的单元类型为显式非线性单元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有限元仿真系统中使所述解析刚体穿过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圆孔,获得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应力包括:
旋转所述解析刚体使其轴线方向与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圆孔相垂直;
使所述解析刚体沿Z轴向下移动穿过所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8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