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去除杂质的储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88634.5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8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逯振国;冯建博;曾庆良;王洪斌;施学林;周俊;李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5D88/54;B65D90/02;B01D29/35;B01D29/50;B01D29/72;B01D29/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吴绍群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去除 杂质 储油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方便去除杂质的储油装置,包括:储油容器,所述储油容器内设有第一过油腔和与所述第一过油腔连通的储油腔;所述第一过油腔内设有安装件及设于所述安装件上的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相对所述安装件可转动以具有过滤状态和排杂状态,于所述排杂状态下,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转动至与所述第一过油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排杂的过流通道。本申请的储油装置,能够同时满足油品过滤和过滤之后杂质的清除需求,即通过合理的紧凑化设计即可实现过滤和排杂需求,而无需设置更多的结构或部件、过滤装置也不用进行大幅度运动,过滤装置通过转动以形成排杂的过流通道效率高有助于提升杂质的清除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杂质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去除杂质的储油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能源或资源,石油经开采和提炼之后可形成多种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能够为汽车、飞机、轮船或机器、设备等提供能源,从而满足人类生活的多种需求。
原油中含有较多的杂质不仅会影响油品的运输,还对原油的加工带来不便。相关技术中关于对原油进行过滤的装置,很多无法对过滤装置上残留的杂质进行自动清理以将杂质及时排出储油装置,还有一些虽然能够对杂质进行自动清理,但杂质清除效率低。例如,中国专利CN 211814278 U公开了一种废塑料炼油无机杂质分离装置,其包括分离仓、筛板和收集仓,筛板安装于分离仓内其能够对油品中的无机杂质进行过滤,当需要清理筛板上的杂质时,需要通过设置在分离仓底部的升降电机带动筛板运动至与收集仓对接的位置以便杂质沿筛板滚落至收集仓内。然而,上述方案至少存在以下不足:装置整体缺乏紧凑性;清除杂质时,需要升降电机带动筛板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降低了排杂的效率;杂质沿筛板滚落至收集仓难以确保筛板上的杂质完全滚落排出分离仓,导致杂质清除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方便去除杂质的储油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方便去除杂质的储油装置,包括:储油容器,所述储油容器内设有第一过油腔和与所述第一过油腔连通的储油腔;所述第一过油腔内设有安装件及设于所述安装件上的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相对所述安装件可转动以具有过滤状态和排杂状态,于所述排杂状态下,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转动至与所述第一过油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排杂的过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油腔内设有多个隔板,每相邻两个隔板错开布置以形成多个首尾连通的腔体,每个所述腔体内均设有所述安装件及位于所述安装件上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于所述排杂状态下,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转动至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所述过流通道;每个所述安装件均与对应的所述腔体可拆卸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均与对应的所述安装件可拆卸连接。
每个所述腔体内的所述安装件上均设有浊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对应腔体内的油品的浑浊度,以根据所述浑浊度判断所述腔体内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过滤性能。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水平宽度大于所述腔体的水平宽度;或者相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安装件的上下两侧,且能够同时相对所述安装件转动,两个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分别与所述腔体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形成间隙,以使所述安装件带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上下振动将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上的杂质抖落。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滤芯、容置所述滤芯的安装架及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所述安装架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均连通的窗口,所述滤芯能够自所述第一安装口或所述第二安装口插入至所述窗口,所述第一安装口及所述第二安装口均设置所述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朝向所述滤芯的一侧对所述滤芯限位,所述安装块的相对的一侧设有缓冲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件可转动连接,于油品过滤阶段,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转动以使所述缓冲件封闭所述过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8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