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舰炮对陆直接射击火力毁伤评估仿真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7654.0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7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赵鑫业;王超;崔鹏;邱楚楚;刘鹏;王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1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炮 直接 射击 火力 毁伤 评估 仿真 算法 | ||
本发明属于舰炮对陆射击火力毁伤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舰炮对陆直接射击火力毁伤评估仿真算法。本发明基于分配密度在一定的毁伤概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舰炮直接射击的最优火力分配方案通过计算弹着点与覆盖面积的数学解析及概率分布模型、命中概率与可视面积关系、命中概率与射击距离关系等,可有效计算直接射击的毁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舰炮对陆射击火力毁伤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舰炮对陆直接射击火力毁伤评估仿真算法。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舰炮对陆直接射击火力毁伤效能多采用近似解析计算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射击过程仿真的方法,探讨了舰炮直接射击过程仿真法在毁伤效能计算中的应用,为指挥员提供舰炮对陆单个目标毁伤概率、集群目标毁伤百分数的数学期望等重要参考数据。将设计杀伤率-目标价值算法应用于直接火力地面消耗模型,该算法用于在用户设定的时间周期内确定每种射击类型-目标类型对的系统对系统结果。该方法计算量小,运算速度快,该算法能够对舰炮对陆直接射击的毁伤程度进行预测,为指挥员定下舰炮对陆攻击战斗决心提供一种有效的仿真计算手段。
火力毁伤:火力毁伤是指对目标打击时所能达到的毁伤程度,反映了武器系统对目标的毁伤能力,是考察武器系统性能以及作战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直接射击:是兵器直接瞄准目标所进行的射击;是摧毁敌方点状坚固目标和装甲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直接射击的杀伤效果主要由武器类型、使用弹种、射击距离、目标状态(面积、运动或静止、航向等)、命中概率、毁伤概率(平均必须命中单数)等因素决定。
毁伤幅员:目标毁伤幅员是指以目标中心为中心点的幅员区域,弹丸落在该幅员内,则目标必然被毁伤;落在该幅员区域以外,则目标一定不被毁伤。弹药毁伤幅员是指以弹丸落点为中心点,毁伤半径覆盖的区域,在此区域内的目标肯定被毁伤,反之,目标肯定不被毁伤。目标的毁伤程度取决于弹丸落点与目标的相对位置,通常目标毁伤幅员与弹药毁伤幅员不加以区分,统称为毁伤幅员。在求解目标毁伤概率时用目标毁伤幅员,在求取毁伤面积时常用弹药毁伤幅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射击过程计算是根据射击误差组成、瞄准点位置模拟弹着点位置,通过比较弹着点和瞄准点的相对位置,判断弹着点是否落入目标毁伤幅员内,统计落入目标毁伤幅员内的弹着点数目,根据毁伤概率计算射击火力毁伤评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直接射击目标消耗模型应用杀伤率-目标评估算法,用于确定每种射击类型-目标类型的计算。
算法用于计算舰炮对对陆目标的直接射击效果。舰炮分配在火力集中点上。算法建立射击者火力集中点和目标列表,根据武器类型的射击距离和武器方向分配目标给舰炮,并将武器类型的目标数量和杀伤率分配目标给舰炮。
算法基本流程:
(1)数据准备,包括两种:射击参数和目标参数。
射击参数包括武器类型、弹药类型、射击单位、射击距离、射击时间间隔。
①武器类型,不同武器类型兵器射击有不同的射击效果;该算法主要应用于舰炮,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加农炮等。
②弹药类型,为了取得最大的射击效果,对不同类型的目标要使用不同的弹种,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增程弹等。
③射击单位,一般以本舰为单位实施射击。
④射击距离,对直接射击命中率有重大的影响,命中概率随射击距离等增加明显下降;
⑤射击时间间隔,舰炮射击目标时连续发射时间间隔。
目标参数主要包括:
①目标的可见高度H、目标的可见宽度W、毁伤目标的平均必须命中弹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7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