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害物存储场的地下水清污分流处理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7288.9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克勋;张斌;王瑞;张东栋;曾树元;何桥;杜志会;刘胜;韩啸;张凯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E02D19/08;E02D19/10;E02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害物 存储 地下水 分流 处理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害物存储场的地下水清污分流处理结构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害物质的储存场库(1),储存场库(1)周围的透水岩土层(2)中设置竖向防渗帷幕(5),竖向防渗帷幕(5)沿着储存场库(1)边界将储存场库(1)包围,竖向防渗帷幕(5)外侧设置排水隧洞(9),排水隧洞(9)中设置斜向上的主排水孔(6)和副排水孔(7),以及斜向下的下主排水孔(8)。本发明采取“围+引+分+排”的综合处理结构与方法,保证有害废水不外流,地下水清水不内流,清水和污水不混流,控制污染,减少废水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害物存储场的地下水清污分流处理结构及方法,属于有害物的地下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层面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其中对有害固体堆场、有害液体储存库(或填埋场)的建设及运行有了严格的要求。比如对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其填埋场一般采用水平铺盖防渗处理,并将渗滤液收集后,集中处理。由于水平铺盖建设施工工艺和技术的问题,往往导致固废填埋场在运行期间的局部渗漏,导致渗滤液污染周围环境。
有害固体堆场、有害液体储存库的一般建于沟谷、槽谷之中。如果场库位于沟槽源头,一般处于地下水的补给区,地下水位较深,水平铺盖防渗系统的破坏,场库内的有害废水渗漏,会沿地下水裂隙、管道等通道进入地下水体,最终产生清污混流的问题。如果场库位于沟槽中下游,则处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水排泄区,地下水位浅,地下水位波动对水平铺盖影响大,甚至造成水平铺盖的破坏,水平防渗失效后,有害废水与地下水混合,造成地下水污染,清污混流,污水处理难度极大。如果场库位于岩溶等不利环境区域,地下水清污混流的问题将更为严重。
当前,针对渗漏出来的有害废水,由于防渗膜渗漏区域难以精确定位,难以实现对水平铺盖的定点修复,有害废水进入地下岩土体后,顺地下水流动方向渗漏和扩散,深度大,分布广。已有案例采取常规的抽取方式处理,但对基岩地区,地下水为裂隙水,岩溶地区为岩溶管道水与溶隙水,具有明显的不均匀和各向异性特征,很难以稀疏分布的抽水井联通大部分的地下水裂隙网络,所以采用抽水井抽排拦截地下水的方案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也有案例采取收集已污染的地下水出露泉水等的处置方式,但是由于地下水运移过程中,岩体清水多渠道的大量补给,往往造成混流污水收集量巨大,运行处理难度及成本大大增加,环境风险突出。
中国专利《适用于地下厂房中层间错动带的截渗排水结构》(申请CN202011259228.4,申请人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明人为叶辉辉等)涉及了采用防渗帷幕及廊道进行截渗排水。该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地下厂房中层间错动带的截渗排水结构,目的是以阻隔层间错动带渗水至厂房的通道,降低渗水可能导致层间错动带错动变形。对于地下洞室,尤其是地下厂房,其内部为空腔,因此可在其中设置集排水系统,而且地下厂房的排水隧洞、排水孔设置在帷幕体系靠地下厂房侧,排除的是防渗帷幕与厂房之间的下泄渗水,同时,地下厂房不需要考虑内水外渗问题。
针对有害固体堆场、有害液体储存库因原防渗体系破坏造成有害废水进入地下岩土体,顺地下水流动方向渗漏和扩散导致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未见场库周边采用竖向防渗帷幕+深部隔水地层或场库周边防渗帷幕+底部水平防渗帷幕组成的防渗体系,将场库污水围合在透水岩土层中,将场库外的清洁地下水挡在防渗体系之外,场库外的清洁地下水通过幕外排水孔与排水隧洞外排,渗入透水岩土体内部的少量污水通过底部排水隧洞中污水管进行收集集中外排处理,实现清水与污水分流处理的专利和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害物存储场的地下水清污分流处理结构及方法。通过“围+引+分+排”的处理结构与方法,保证有害废水不外流,地下水清水不向处置有害体内流动,清水和污水不混流,控制污染水规模,减少废水处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72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