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对接校正锁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85818.6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0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孙明扬;张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7/00 | 分类号: | F16B7/00;B66C7/14;E01B11/00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魏伟 |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对接 校正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对接校正锁紧装置,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还包括与第一对接部固接的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上设有凹口;包括与第二对接部固接的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上通过转轴设置有与凹口适配的滑条;滑条通过旋转匹配进入凹口中,使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精确共线且端面紧贴合,本发明通过形状相匹配的凹口和滑条,使两对接部端面接密贴合并且处于同一精确的直线,本方案以卡接的方式进行端部定位固定,操作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件对接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线性对接校正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线性杆、线性管、线性轨道的沿长连接多有应用。杆状构件和管状构件的沿长连接多采用搭接方式,两构件错位设置并使端部重叠,在重叠部安装固定螺栓或卡件。或者安装连接板桥接左右两杆,这种方式两杆能够在同一直线上延长,但是连接点加大,在应用上仍是有限制的。比如前后的轨道的对接,应当保证接点可供运输车行走跨越,需要保证工作端表面高度不变、宽度不变。如我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0057061.6,授权公告日2016年08月31日,提供一种设置轨道芯,轨道芯可以在轨道中伸缩,以插入方式桥接另一轨道内,轨道外表保持原形状。但是这种结构制作要求比较高,而且前位轨道的轨道芯能够插入后位轨道必须以前后轨道必须处于同一直线为前提,若前后轨道大长、重量大太,轨道芯则无法两侧插入形成直线对接。
现有技术中,轨道定位方式多采用接近开关、拉伸传感器等电器元件进行定位,拉近开关一般用于端部直线度对齐,拉伸传感器一般用于两端拉近连接定位。电器元件进行的定位只能进行单一方向的定位,对于平面维度上的定位,则需要多个电器元件相配合。多感应元件组合对接控制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同时实现线性定位和间距定位的对接装置。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性对接校正锁紧装置,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还包括与第一对接部固接的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设有凹口;包括与第二对接部固接的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上通过转轴设置有与凹口适配的滑条;滑条通过旋转匹配进入凹口中,使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精确共线且端面紧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形状相匹配的凹口和滑条,使两对接部端面拉紧,并且处于同一精确的直线,本方案以卡接的方式进行端部定位固定,操作更方便,端部固定准确且稳固。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设置于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工作端之下的外侧面。此方案两对接部分的固定结构设置于侧面,紧固件不影响对接部顶部组合后的工作面的形状和结构,紧固件在两对接部固定后也不需要拆除。
凹口和滑条均为90度弧形,凹口和滑条中心轴重合。此方案通过弧形基于中心轴多方向位置相互咬合的效果,实现多维定位,弧形上每个点都起到相互咬合定位的作用,作用距离长。
第一紧固件包括与第一对接部固接的第一横臂,第一横臂外端向下弯曲,下端固接固定板,凹口开设于该固定板上;第二紧固件包括与第二对接部固接的第二横臂,第二横臂外端设有轴孔,轴孔下侧设有转动盘,转动盘中心设置有转轴,转轴安装于轴孔中;所述滑条设置于转动盘下表面,滑条与固定板同高度。此实施例提高凹口与滑条结构的稳定性,易于定位安装,转动盘可以作为滑条转动的手柄,操作方便。
转动盘转轴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设置于第二横臂轴孔上侧。电机驱动轴转力大,可以与管道对接系统联合,实现自动控制。
凹口开口端位置距第一对接部的平行间距L1等于滑条外侧至第二对接部平行间距L2;凹口底部距第一对接部端面的平行间距为-N,滑条前侧至第二对接部端面的平行间距为N 。此方案实现有固定板与转动板的相对结构定位,去连动两个对接部,实现对接部相对点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5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