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75278.3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1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标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75/04;C08L9/02;C08K9/12;C08K3/08;C08J5/02;B29D99/00;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浙江维创盈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7 | 代理人: | 龚洋洋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手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手套,按重量份计,所述一次性手套包括:PVC糊状树脂100份;DOTP50‑60份;DPHP25‑35份;改性丁腈10‑20份;抗菌抗病毒剂适量;钙锌稳定剂2‑2.5份;色浆1‑2.5份;降粘剂10‑20份,本发明所述的一次性手套具有抗菌效果好、成本低、易于制备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抗菌手套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防护意识不断提高,手套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其中,薄型一次性手套由于便于穿戴、使用方便、成本低,更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食品行业、医疗行业、电子行业等。目前,市场上的薄型一次性手套种类很多,按照材料来分主要有PE手套、PVC手套、丁腈手套、乳胶手套等。但这些手套一般不具备抗菌功能,易引发细菌或微生物的滋生,从而引发感染。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多种抗菌手套,这些抗菌手套通过添加有机、无机或天然抗菌物质等组分,具备了一定的抗菌能力。但是,添加有机抗菌物质的手套具有抗菌剂溶出快、易流失、抗菌时间短等缺点,添加无机抗菌物质的手套具有抗菌作用起效慢、效率低、价格昂贵、易在人体中蓄积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缺点,而天然抗菌物质则存在溶解性差、抗菌活性易受pH值影响的缺点,因此,抗菌效果均不如人意。
此外,目前在一次性抗菌手套的生产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理化检测,如色度、pH值加热减量、黏度以及拉伸强度、延伸率和厚度等之外,还需要对手套进行漏气检测和杀菌处理。
其中,在漏气检测中,传统的方式是向手套内充入一定量气体后,将手套的开口部位扎紧,然后用力挤压手套,通过人工观察手套是否纯在气孔等会导致漏气的缺陷,但这种方式存在检测速度慢、精度差的问题;近年来新兴的方式是向手套内充入一定量气体后,将手套的开口部位扎紧,然后对手套内部的气体压强进行检测,通过手套内部气体压强的变化状况判定手套是否漏气,但这种方式需要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不但存在检测速度慢的问题,还存在检测费用高的问题。
而对于杀菌处理过程,目前常用的方式是高温灭菌,即将检验合格的手套置于高温,如110℃环境下,保持一定时间,实现杀菌的目的,但这种杀菌处理方式存在杀菌不彻底、且容易导致手套内壁粘连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出一种一次性手套,以实现抗菌效果好、成本低、易于制备和生产效率高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手套,按重量份计,所述一次性手套包括: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丁腈为聚氨酯改性丁腈橡胶,所述改性丁腈按照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份,将硫磺0.3-1份、氧化锌1-2份、促进剂0.25-0.5份加入80-100份丁腈乳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聚氨酯乳液3~8份、耐化学药品剂0.3~0.5份、耐高温剂0.05~0.2份、分散剂0.01-0.05份、二氧化钛0.5-3.0份,之后在15~25℃下搅拌2~3小时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抗病毒剂包括:
抗菌剂A,其为纳米载银锐钛矿二氧化钛粉末;
抗菌剂B,其为阳离子系抗菌剂;
疏水性组分C,其为脂肪酸盐的水分散溶液;
稳定剂D,其为硫代硫酸盐、硅酸盐、脂肪胺、芳香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抗菌抗病毒剂包括:
抗菌剂A,3~20份;
抗菌剂B,2~5份;
疏水性组分C,50~1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标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标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5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