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水泥基再生骨料涂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74449.0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徐剑;秦永春;黄颂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20/12 | 分类号: | C04B20/12;C04B18/16;C04B20/10;C04B2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沥青 混合 水泥 再生 骨料 涂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水泥基再生骨料涂层方法。首先在再生骨料表面涂覆矿渣硅酸盐水泥浆体以增强再生骨料的强度,然后涂覆丙烯酸基防水涂料,降低再生骨料孔隙,以减少再生骨料其对水/沥青的吸收,提高再生骨料与沥青之间的界面黏结强度,最终全面提升基于水泥基再生骨料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固废资源化领域,具体地讲,涉及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水泥基再生骨料涂层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基再生骨料指水泥混凝土固体废弃物中粒径较粗的集料,主要产生于建筑固体废弃物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废弃物。目前,水泥混凝土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资源化率较低。直接填埋或露天堆放水泥混凝土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水泥混凝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有巨大的社会需求。
沥青路面建造具备大规模消纳水泥混凝土固体废弃物的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水平,但是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经验表明,水泥混凝土固体废弃物在生产沥青混合料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水泥基再生骨料的初始缺陷(主要包括微裂纹、孔隙、附着粉体)和表面附着老砂浆,导致其品质较差,与新骨料质量差异较大。直接采用未处理的水泥基再生骨料制备沥青混合料,存在以下两个主要弊端:一是由于水泥基再生骨料表面老砂浆和粉体,会导致再生骨料与沥青混合料黏附性差,从而导致沥青混合料容易出现开裂、水损坏等病害;二是由于水泥基再生骨料表面存在的大量孔隙,会使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用量增大,从而导致材料成本增加。
现有技术对于水泥基再生骨料的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物理强化技术,另一类是化学强化技术。物理强化技术主要是通过整形强化设备,通过摩擦和撞击去除表面附着砂浆,实现对再生骨料的预处理,但是采用物理强化技术,容易造成骨料二次损伤,极易破碎骨料的棱角性,而骨料的棱角性对于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至关重要。化学强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在骨料表面涂刷表面处理剂,该类技术的质量取决于表面处理剂,但是现有市场表面处理剂质量参差不齐,配方复杂,而且经表面处理剂处理后的水泥基再生骨料主要用于生产水泥混凝土,与沥青的黏附性未得到改善,并不适用于生产沥青混合料,此外,现有的表面处理剂并不能有效提高再生骨料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利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浆体和丙烯酸基防水涂料提高水泥基再生骨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水泥基再生骨料涂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预定粒径的混凝土颗粒作为水泥基再生骨料A;
在所述再生骨料A表面裹附矿渣硅酸盐水泥浆体;
使裹附了所述矿渣硅酸盐水泥浆体的所述再生骨料A进行水化反应,得到再生骨料A1;
提供丙烯酸基防水涂料与水混合制成的混合溶液B1;
在所述再生骨料A1表面裹附所述混合溶液B1,得到再生骨料A2;
提供丙烯酸基防水涂料与水混合制成的混合溶液B2;
将所述混合溶液B2与所述再生骨料A2混合并干燥。
进一步地,将2质量份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与1质量份的水混合,制成矿渣硅酸盐水泥浆体。
进一步地,所述再生骨料A和所述矿渣硅酸盐水泥浆体的混合搅拌时间为1~3分钟,完成搅拌后放置20~28小时;所述矿渣硅酸盐水泥浆体的质量是所述再生骨料A的质量的1%~3%。
进一步地,所述水化反应的时间为5~9天。
进一步地,将1质量份的丙烯酸基防水涂料与2质量份的水混合,制成所述混合溶液B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4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