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离子吸附量的乳白色玉米醇溶蛋白胶体纳米颗粒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3823.5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9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董世荣;徐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23101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50086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吸附 乳白色 玉米 蛋白 胶体 纳米 颗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离子吸附量的乳白色玉米醇溶蛋白胶体纳米颗粒,通过本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具有乳白色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离子吸附能力,而且通过改变梯度加热的酸度、时间和温度可以调控该纳米颗粒对离子吸附能力的大小,在中温环境下加热时,需要增加酸的强度,其目的至增加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让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剧烈的变化;在高温的环境下加热玉米醇溶蛋白,需要将玉米醇溶蛋白处于强酸环境下,而且需要让介质的极性发生变化,其目的是赋予构象改变了的玉米醇溶蛋白进行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得到的乳白色纳米胶体颗粒具有较高的离子吸附能力,尤其是对二价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能量,吸附量可以提高53%‑8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质自纳米胶体颗粒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离子吸附量的乳白色玉米醇溶蛋白胶体纳米颗粒。
背景技术
一些醇溶蛋白如玉米醇溶蛋白、小麦醇溶蛋白、小米醇溶蛋白等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通过改变介质极性可以诱导其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玉米醇溶蛋白是一种典型的醇溶性蛋白质,相对于动物蛋白如β-乳球蛋白、牛血清蛋白、α-乳白蛋白,来源更广泛,成本低廉。对于玉米醇溶蛋白而言,玉米醇溶蛋白是玉米储藏蛋白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具有较高的疏水特性而具有较强的自组装能力。传统的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制备的具体条件:玉米醇溶蛋白分散在80%乙醇水溶液配制成浓度为1%的浓度,然后利用反溶剂法制备了传统的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但是,单纯借助于控制蛋白浓度和介质极性诱导其自组装形成的纳米颗粒只能控制颗粒的大小,无法控制纳米颗粒的颜色、表面吸附离子基团的多少和表面积的大小。传统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有叶黄素,影响其界面活性,对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差。由于玉米醇溶蛋白和叶黄素以非共价键作用相互结合,很难将两者分离,所以玉米醇溶蛋白自组装形成的纳米颗粒呈现黄色特性。并且,叶黄素存在明显改变了玉米醇溶蛋白胶体颗粒的性质,降低了纳米胶体颗粒的界面活性。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离子吸附量的乳白色玉米醇溶蛋白胶体纳米颗粒,具有乳白色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离子吸附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离子吸附量的乳白色玉米醇溶蛋白胶体纳米颗粒,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得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玉米醇溶蛋白分散至含有0.01~0.02mol/L乙酸的乙醇的水溶液中,配制成含有玉米醇溶蛋白质量百分数为0.1~2.5%溶液,其中,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质量百分数为50%~95%;
步骤二:将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在温度30℃~50℃,密闭恒温放置5~12h;
步骤三:向玉米醇溶蛋白质溶液中添加盐酸至盐酸溶液浓度为0.01~0.05mol/L,再将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加热到80℃,加热时间保持在2~5h;
步骤四:再将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在90℃条件下继续加热0.5~2h,让溶液中的乙醇得到挥发,使得含有的乙醇质量百分数低于40%;
步骤五:将梯度加热后的玉米醇溶蛋白溶液迅速冷却,然后在-20℃冷冻12h后,进行冻干24h,得到乳白色玉米醇溶蛋白胶体纳米颗粒。
如上所述的纳米颗粒,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得的,步骤优选如下
步骤一:将玉米醇溶蛋白分散至含有0.02mol/L乙酸的乙醇的水溶液中,配制成含有玉米醇溶蛋白质量百分数2.5%溶液,其中,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质量百分数为90%;
步骤二:将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在温度30℃下,密闭恒温放置12h;
步骤三:向玉米醇溶蛋白质溶液中添加盐酸至盐酸溶液浓度为0.05mol/L,再将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加热到80℃,加热时间保持在5h;
步骤四:再将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在90℃条件下继续加热5h,让溶液中的乙醇得到挥发,使得含有的乙醇质量百分数至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学院,未经哈尔滨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3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时间可控的差动作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