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装置和电池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73806.1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9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必达;严胜利;陈凯;占莉;牛亚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71;H01M50/289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梁风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装置 电池 托盘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和电池托盘,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留有空隙,用于穿插电池托盘的横梁;所述第一支架与电池托盘的边框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架与电池托盘的边框螺纹连接;卡合板,成形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上侧,并与上盖扣合;所述卡合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侧壁靠近电池托盘内部的位置,并使得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留有用于承载上盖的位置;所述卡合板背离托盘内部的一侧壁成形有引导斜面,且所述引导斜面朝向电池托盘内部倾斜。本发明具有提高横梁与车架边框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侧碰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和电池托盘。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销量汽车销量的增长,人们对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侧碰是评判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托盘是新能源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托盘的结构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电池托盘中的底板与边框的连接方式通过采用两种安装方式,一种为在底板上固定一横梁,横梁的两端通过支架与边框焊接固定;另一种为在底板上固定一横梁,横梁的两端直接与边框焊接固定。上述两种方式均采用焊接的工艺,在两个零部件焊接的过程中,通过会留有间隙(也称焊缝),以保证焊接质量,但同时使得两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不紧密,在受碰撞时,力的传递、分散受到局限,从而导致边框、底板和上盖的变形大,如果,碰撞力过大时,则会出现压溃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横梁与边框、底板的连接方式存在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和电池托盘,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在侧碰试验中,由于横梁与车架边框之间的连接强度不高,侧碰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留有空隙,用于穿插横梁;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夹持横梁的两侧壁均为厚壁结构;所述第一支架与边框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架与边框螺纹连接;卡合板,成形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上侧,并与上盖扣合;所述卡合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侧壁靠近电池托盘内部的位置,并使得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留有用于承载上盖的位置;所述卡合板背离托盘内部的一侧壁成形有引导斜面,且所述引导斜面朝向电池托盘内部倾斜。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卡和板相连接的位置还设有平台,所述平台和边框的上侧齐平。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加强结构,开设在所述卡合板上,并位于所述卡合板朝向托盘内部的一侧;抗变形结构,成形在所述卡合板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凹槽,沿所述卡合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抗变形结构包括:多个卸力槽,沿所述卡合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卸力槽的槽口背离托盘的内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托盘,包括托盘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连接装置,且所述连接装置在所述托盘本体设置有多个;托盘本体包括边框,多个所述连接装置间隔固定在所述边框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托盘本体包括:底板,其边缘位置与所述边框的底部固定连接;纵梁,焊接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中轴线上;横梁,两端均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且所述第二支架的侧壁与所述边框螺纹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的两侧壁上均成形有横筋和竖筋,且所述横筋和所述竖筋交错设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上竖直开设有安装孔,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3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飞机平尾的虚拟仿真装配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配电网测控终端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