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道内置阻块的微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72584.1 | 申请日: | 2021-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山;贾际;刘雪松;李云浩;王文博;韩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24;F28F9/26;F28F3/00;F28F21/0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韩丽娜 |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通道 板式 换热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流道内置阻块的微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该板片包括板片、菱形阻块和流道,所述板片上平行设置有多条流道,每条流道内设置有多个菱形阻块。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高效微通道换热器换热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对原有微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进行改进,在流道中内置一种阻块,流体流过阻块附近产生的漩涡或者紊流,使得流体间相互碰撞形成二次流,可显著增强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道内置阻块的微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属于微通道换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航空航天、船舶、能源行业对于高效微通道换热器的需求日益增多,高效微通道换热器作为一种新型换热器,因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换热能力强、换热效率高、工作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核电、氢能源汽车、航天、船舶、发电以及海上油气开发等领域。
目前,国内对于高效微通道换热器的研究大部分处在实验阶段,尽管有些技术领先的企业已经生产出了高效微通道换热器并投入市场,然而换热效率并不高,要想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对于高效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的高效微通道换热器换热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流道内置阻块的微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
本发明提出一种流道内置阻块的微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包括板片、菱形阻块和流道,所述板片上平行设置有多条流道,每条流道内设置有多个菱形阻块。
优选地,所述板片为高温合金板片。
优选地,所述流道宽2mm,深度1.2mm。
优选地,所述流道通过蚀刻方式或机械加工方式形成。
优选地,所述菱形阻块的高度低于流道深度。
优选地,所述菱形阻块的高度为0.8mm-1.0mm。
优选地,所述菱形阻块长1.6mm,宽0.8mm。
优选地,所述菱形阻块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流道的底面固连。
本发明所述的流道内置阻块的微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是对原有微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进行改进,在流道中内置一种阻块,流体流过阻块附近产生的漩涡或者紊流,使得流体间相互碰撞形成二次流,可显著增强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流道内置阻块的微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流道内置阻块的微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流道内置阻块的微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的局部速度矢量图;
其中,1-板片,2-菱形阻块,3-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流道内置阻块的微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包括板片1、菱形阻块2和流道3,所述板片1上平行设置有多条流道3,每条流道3内设置有多个菱形阻块2。所述板片上设置的流道3的数量由板片的具体尺寸决定,每条流道3内设置的菱形阻块2的个数有实际所需换热效率决定。
所述板片1为高温合金板片。
所述流道3宽2mm,深度1.2mm。所述流道3通过蚀刻方式或机械加工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2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