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列滚子轴承的免维护双排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6250.3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付怀波;历锐;黄贺;刘紫玉;刘文辉;李刚;孙宝石;宋亚秋;苏国霞;张熙;苏丹;朱孟华;姜长佳;陈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38 | 分类号: | F16C19/38;F16C33/58;F16C33/66;F16C33/78;F16C35/06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立超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3217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154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子 轴承 维护 双排油 装置 | ||
一种双列滚子轴承的免维护双排油装置,它涉及一种免维护双排油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轴承装配结构中润滑油脂油路不畅、维护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双列滚子轴承套装在轴上,两个甩油盘分别套装在轴上并位于双列滚子轴承的左右两侧,轴承座套装在双列滚子轴承上,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均套装在轴上,排油盒安装在轴承外盖上,位于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之间的轴承座上开设有一个排油孔,所述排油孔分别与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连通,废油脂先后在轴承内盖经过排油孔和轴承外盖后流进排油盒内,轴承外盖的上部轴承座之间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双列滚子轴承的中部连接,实现中部进油,端盖安装在轴承座上。本发明用于双列滚子轴承的免维护双排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维护双排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列滚子轴承的免维护双排油装置。
背景技术
三相交流电动机一般采用润滑脂进行轴承润滑,由于润滑脂使用时间过长后会失效,因此很多(一般H280以上)电机都采用了注排油装置,但由于润滑脂呈固态,一般不容易排出,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是在轴承外盖上增设排油管装置,但由于没有压力,油脂一般很难排除,很多用户一般都理解成加油的同时,通过新的油脂将废油挤出来。但此种方法的效果十分小,而且造成几个问题:1、通过新油脂将废油脂排除,势必轴承内要充满油脂,这样就将影响轴承散热;2、由于轴承内盖与转轴有一定的间隙,有很多油脂会通过此间隙进入电动机内部,覆盖在定子线圈上,往往会导致定子绕组绝缘电阻降低,甚至造成击穿。
而在电机结构中,基本由轴承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当力较大时,一般会采用双列滚子轴承,如立式电机常用双列角接触轴承,卧式电机常用球面滚子轴承等。当采用双列滚子轴承时轴承润滑有一侧注油及中间注油两种结构,由于双列滚子轴承有两列滚动体,采用一侧注油时油路较长,远离注油孔的一列滚动体容易出现润滑不够的情况,而采用中间注油的结构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但现有结构采用轴承外侧带甩油盘,单侧排油,不能保证内侧废油脂完全排出,会导致轴承温度上升、轴承寿命下降等问题,而内侧的废油脂也只能通过拆卸电机来清除,维护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轴承装配结构中润滑油脂油路不畅、维护困难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本发明旨在设计出一种双列滚子轴承的免维护双排油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列滚子轴承的免维护双排油装置,包括双列滚子轴承7,它还包括轴承座6、轴承外盖2、轴承内盖9、两个甩油盘8、排油盒4和端盖5,双列滚子轴承7套装在轴1上,两个甩油盘8分别套装在轴1上并位于双列滚子轴承7的左右两侧,轴承座6套装在双列滚子轴承7上,轴承外盖2和轴承内盖9均套装在轴1上,且轴承外盖2和轴承内盖9分别与轴承座6的左右两侧连接,排油盒4安装在轴承外盖2上,位于轴承外盖2和轴承内盖9之间的轴承座6上开设有一个排油孔10,所述排油孔10分别与轴承外盖2和轴承内盖9连通,废油脂先后在轴承内盖9经过排油孔10和轴承外盖2后流进排油盒4内,轴承外盖2的上部轴承座6之间开设有进油孔11,所述进油孔11与双列滚子轴承7的中部连接,实现中部进油,端盖5安装在轴承座6上。
优选地,排油孔10为由左至右向右上方倾斜的长条形排油孔。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密封圈12,轴承外盖2和轴承内盖9与轴1之间设有密封圈12。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螺母3,螺母3旋拧在轴1上,且螺母3位于甩油盘8与轴承外盖2之间。
优选地,端盖5与轴承座6之间通过螺栓13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进油孔11包括竖直进入段11-1、水平进入段11-2和倾斜进入段11-3,竖直进入段11-1竖直开设在轴承外盖2上,水平进入段11-2分别开设在轴承外盖2和轴承座6上,倾斜进入段11-3的一端与水平进入段11-2连接,倾斜进入段11-3的另一端与双列滚子轴承7的中部连接。
优选地,倾斜进入段11-3向左下方倾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62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