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解列和减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5618.4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9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能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14;H02J13/00;H02B1/28;B08B3/10;B08B7/02;H02B1/20;H02B1/48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江洁;王忠玮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解列和减载装置,涉及电网技术领域。该电网解列和减载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前侧铰接有前柜门,所述固定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箱,所述内箱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固定箱的内壁与之间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固定箱的后侧设置有导线管,所述导线管的前侧贯穿固定箱、内箱并与内箱的内部连通设置。该电网解列和减载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回南天”水汽较重会使导流槽上与固定箱的内壁形成水珠难以去除,在导流槽上形成水珠较多时会流进积液槽的内部,在水量进行存积后会通过虹吸管一次性排出,在固定箱的内壁形成水流,将内壁上悬挂的较多水珠进行冲刷流下,使之达到清洁内壁水珠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网解列和减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规模越来越大,单机容量及网压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些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日趋严重。电力系统在故障切除慢、静稳极限不够、失去或者投入大容量负荷、非同期重合闸等情形下均可能导致失步振荡,且在南方天气进行配电装置的使用时由于“回南天”的影响会使机箱内部形成水珠可能会影响配电装置的工作安全,为了提高电源的利用效率,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网解列和减载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解列和减载装置,达到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目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网解列和减载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前侧铰接有前柜门,所述固定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箱,所述内箱的内部设置有功能单元,所述固定箱的内壁与功能单元之间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固定箱的后侧设置有导线管,所述导线管的前侧贯穿固定箱、内箱并与内箱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导线管的外壁与固定箱、内箱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功能单元包括有主处理模块、CAN通信模块、人工智能模块、交流输入变换模块、输出模块、输入及信号模块、电网参数侦测模块、控制器和发电端,所述主处理模块的信号端与CAN通信模块的信号端双向连接,所述CAN通信模块的另一个信号端与人工智能模块的信号端双向连接,所述交流输入变换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主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主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输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输入及信号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主处理模块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输出模块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电网参数侦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人工智能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电网参数侦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发电端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主处理模块包括有AD转换、状态量输入接口、状态量输出接口、微处理CPU、辅助处理器,所述AD转换、状态量输入接口、状态量输出接口、微处理CPU、辅助处理器均与主处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人工智能模块包括有处理器CPU、输入接口、输出接口、通信控制器件、屏幕显示器、屏幕操作键盘、信号指示灯,所述处理器CPU、输入接口、输出接口、通信控制器件、屏幕显示器、屏幕操作键盘、信号指示灯均与人工智能模块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导流槽、积液槽、虹吸管、导流口、震击机构,所述导流槽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固定箱的内壁上侧,所述积液槽的上端贯穿导流槽并延伸至导流槽的内部,所述积液槽的外壁与固定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虹吸管设置在积液槽的内部,所述虹吸管的下端与积液槽的下侧连通设置,所述虹吸管的外部与积液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槽的上侧开设有导流口,所述导流槽的内部与导流槽的外侧通过导流口连通设置,所述震击机构设置在积液槽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能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能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56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