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生物检测技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4761.1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4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卫;郭熊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力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53 | 分类号: | G06F16/53;G06F21/3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杨国锋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平台 生物 检测 技术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生物检测技术系统,包括终端数据库、采样模块、检测模块、特征对比模块、自动录入模块、报警模块以及异常情况储存模块,所述自动录入模块由名称单元、相似项单元、区别特征单元、收录时间单元以及收录地点单元组成。本发明,在进行生物检测的过程中,通过设置该自动录入模块,可以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记录,并直接上传到终端数据库内,以便跟后续检测工作进行对比,同时还设置报警模块以及异常情况储存模块,可以大大提高整个检测过程的提醒效果,并且异常情况储存模块会对异常情况进行记录,便于检测人员的后期溯源工作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生物检测技术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检测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成群落对环境行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生物检测依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但是目前的生物技术中,仍然无法对检测的异常情况进行整合处理,只能检测人员后期自主完成,劳动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生物检测技术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生物检测技术系统,包括终端数据库、采样模块、检测模块、特征对比模块、自动录入模块、报警模块以及异常情况储存模块,所述自动录入模块由名称单元、相似项单元、区别特征单元、收录时间单元以及收录地点单元组成。
为了提高采样模块的使用效果,本发明改进有,所述采样模块还包括采样单元和封存单元。
为了提高检测模块的检测功能,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检测单元和检测记录储存单元。
为了提高特征对比模块的检测效果,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特征对比模块还包括类比单元、区别特征显示单元以及区别特征储存单元。
为了确保报警模块的报警功能,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报警模块包括锁屏单元和异常情况记录单元组成。
为了提高特征对比模块的使用效果,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特征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自动录入模块和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为了提高自动录入模块与终端数据库的信息交换,本发明改进有,所述自动录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终端数据库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出端与异常情况储存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为了提高终端数据库的反馈作用,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终端数据库的内部还设置有反馈模块,所述特征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和终端数据库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特征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生物检测技术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针对某类物质进行生物检测时,首先检测人员可以利用采样单元进行采样,采样完成后,然后利用封存单元进行封存处理,然后再将样品直接送到检测模块内;
S2:检测模块在接收到样品之后,此时检测单元会对样品进行检测,紧接着检测记录储存单元后对此次检测记录进行储存,紧接着检测单元会将检测出来的特征直接发送给特征对比模块;
S3:特征对比模块在收到信息后,此时类比单元会向终端数据库发送信号,终端数据库收到信号后,会直接在终端数据库进行寻找,得到相似程度最高的一项,然后经过反馈单元再发给特征对比模块,此时若出现区别特征,区别特征显示单元会对区别特征进行显示,同时区别特征储存单元会对区别特征进行储存,并将信息发送给自动录入模块和报警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力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力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4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