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补牙树脂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3877.3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3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罗丽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尚美尔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6/887 | 分类号: | A61K6/887;A61K6/62;A61K6/76;A61K6/71;A61K6/80;C08G18/75;C08G18/67;C08G18/32;C08F283/00;C08F220/18;C08F222/14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周晓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补牙 树脂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用高分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补牙树脂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双酚A进行结合,并进一步与丙烯酸羟丙酯分子链结合,形成软硬兼备的高分子链,使其在保持良好柔韧性的同时还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在制备过程中,改性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和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之间互相混合,形成三维网状立体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复合树脂整体的机械性能,且填料的加入进一步降低了树脂体积收缩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高分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补牙树脂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补牙的充填材料,主要是这对龋虫牙专业术语叫龋病,进行缺损部位的修补。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有两种材料,一个是传统材料银汞充填。另外一个是树脂材料,就是高分子合成材料。临床用的最多的是树脂材料。银汞合金充填材料硬度非常好但与牙洞密合性差,容易产生微渗漏,而且美观性差。树脂类材料,优点较多,颜色好、整洁性好、耐磨性好,前牙后牙都可以用,但是它有个缺点就是在补牙以后,在补牙材料和牙面有微小的间隙,也就叫做聚合收缩。
申请号为201910230402.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补牙用树脂材料,制备材料由桥环烯酸聚硅氧烷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而成,用作补牙修复材料的组成组分,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体积收缩率小,且不含有重金属,对环境友好。
申请号为201310589204.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补牙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氧化石墨烯改性丙烯酸类单体制备丙烯酸树脂,以此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石英粉、白刚玉粉、短切微玻璃纤维、阻聚剂、光引发剂和消泡剂,通过分散搅拌、真空处理等制备的补牙复合树脂。制备方法简单,设备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不易过敏,且具有更好的粘结力、耐磨性、耐久抗老化性。
在现有技术中仅关注补牙树脂材料的硬度而对材料的韧性研究较少,如果只考虑材料的硬度而忽略材料的韧性,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补牙处出现裂缝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发展硬度及韧性兼备的补牙用复合树脂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补牙树脂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双酚A进行结合,并进一步与丙烯酸羟丙酯分子链结合,形成软硬兼备的高分子链,使其在保持良好柔韧性的同时还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磨补牙树脂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改性丙烯酸羟丙酯35-50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25-30份、二丙烯酸乙二醇酯20-32份、填料22-35份、稀释剂10-15份、光引发剂3-5份和消泡剂2-6份;
所述填料由石英粉、氧化硅、氧化铝按重量比1:1-1.2:1-1.5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改性丙烯酸羟丙酯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S1、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用四氢呋喃溶液稀释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搅拌,然后将双酚A溶于四氢呋喃溶液后与上述溶液混合,继续搅拌,反应4-6h后得到中间体I,反应过程如下:
S2、将丙烯酸羟丙酯溶于四氢呋喃溶液后加入至步骤S1得到的溶液中,加热搅拌,通过FT-IR监测反应体系中-OH峰消失,反应结束,将反应结束的混合液缓慢滴入搅拌的石油醚溶剂中,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粉末,即为改性丙烯酸羟丙酯,反应过程如下: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具有刚性基团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双酚A结合,并与具有柔性分子链的丙烯酸羟丙酯分子链结合,形成软硬兼备的高分子链,使其在保持良好柔韧性的同时还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尚美尔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尚美尔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3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