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固定床生物膜分散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1956.0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9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斌;何大明;方文娟;尹建成;王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凯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12;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长沙鑫泽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7 | 代理人: | 刁飞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 固定床 生物膜 分散 组合式 污水处理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固定床生物膜分散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包括两个调节池和PE罐组,所述PE罐组包括预处理罐、两个固定床反应罐、内回流舱和沉淀罐,其中两个所述固定床反应罐分为高负荷反应罐和低负荷反应罐;采用两个调节池配合使用,适用于分散的聚居地,可以有效避免管道过长不便于维修或者维护的现象;且本发明通过调节阀控制两侧污水的相对平衡,且本发明通过液压缸和刮淤板可以将调节池底部的污泥快速的集中,并利用收集腔的两个半圆形的外壳达到快速从污水中分离污泥的目的,收集腔在吊移时,收集腔内的污水可通过过滤板流出,减轻清理污泥的负担,并通过压力弹簧使收集腔吊移后滑槽不会被未收集的污泥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E固定床生物膜分散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PE固定床污水处理工艺,是利用利用固定床生物膜纯自然净化原理,实现微生物的为我繁殖、自我生长、自我更新,微生物一污水中所含污染物作为营养养源,并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达到降解污水中污染物的目的;但是一些农村聚居地分散,不仅不便于铺设管道,且管道过长如果发生故障会导致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且生活污水的产生有高峰期和低峰期,在不同时间段的污水处理系统工作强度不同,污水处理系统的不规律工作状态对其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污水流量短时间内增加会加重生物膜的负荷,流量过小则可能导致冲刷力不足,造成污水处理中断堵塞;且调节池内沉淀的污泥需要定期清理,使用传统自吸泵来抽取污泥,不仅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将大部分污水也一并抽出,对污泥的处理造成了负担,而且容易造成管道堵塞。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固定床生物膜分散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PE固定床生物膜分散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两个调节池和PE罐组,所述PE罐组分别为预处理罐、两个固定床反应罐、内回流舱和沉淀罐,其中两个所述固定床反应罐又分为高负荷反应罐和低负荷反应罐;五个所述PE罐分别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所述预处理罐和所述内回流舱之间连接有硝化液回流管,两个所述固定床反应罐内分别安装有不同孔隙的微生物填料,所述内回流舱内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与所述硝化液回流管连接,所述沉淀罐内设有污泥斗、污泥泵和水堰溢流系统,所述水堰溢流系统连接有清水管,所述污泥泵连接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远离所述沉淀罐的一端通过污泥管三通分别接入两个调节池中,所述预处理罐连接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远离所述预处理罐的一端通过污水管三通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调节池内部,两个所述调节池分别连接有一个进水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床生物膜纯自然净化原理,实现微生物的为我繁殖、自我生长、自我更新,微生物一污水中所含污染物作为营养养源,并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达到降解污水中污染物的目的;且内回流舱的设置可以将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分开,避免罐底部扰动较大,减低沉淀效率;两个调节池配合使用适合农村分散住户使用,避免了单个调节池需要布设复杂管道不便于维修等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两个所述调节池之间由隔板隔开,两个所述调节池的内部结构以所述隔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调节池内设有一个储水空间,所述污水管、进水管和污泥回流管分别贯穿所述调节池连通所述储水空间,所述污水管位于所述储水空间内的一端连接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可拆卸安装在异形板上,所述异形板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两个调节池配合使用,适用于农村分散的聚居地,可以有效避免管道过长不便于维修或者维护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凯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凯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1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