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热熔炉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7246.0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6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心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本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14 | 分类号: | F27B14/14;F27B14/20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辜强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熔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热熔炉具,包括炉膛和燃烧结构,炉膛上设有两个出烟口和两个燃烧口,燃烧结构包括四通阀门、三通阀门、燃气管道以及控制箱,四通阀门的两端连接有两个蓄热箱,四通阀门的上设有吸风风机,四通阀门和三通阀门之间设有吹风风机,三通阀门连接有两个燃烧嘴,燃气管道通过两个电磁阀连接有两根供气管道,四通阀门和三通阀门上设有气动执行器,吸风风机的管道上设有热电偶;电磁阀、气动执行器、以及热电偶与控制箱内的PLC控制电路板连接,本发明通过四通阀门和三通阀门切换排烟通道,烟气中的热量能被两个蓄热箱交替吸收,并且两个蓄热箱吸收的热量重新释放到炉膛中进行加热,从而能减少天然气的用量,起到节能燃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熔炉领域,特别是一种节能型热熔炉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熔炉在加热时,一把利用天然气为燃烧嘴提供热源,由于坩埚炉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高,但是在排烟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的热量都随烟气一起被排除到大气中,从而使得热熔炉的热效率不高,产生了相当大的热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型热熔炉具,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节能型热熔炉具,包括炉膛和为所述炉膛供热的燃烧结构,炉膛内设有坩埚,炉膛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烟口、第二出烟口、第一燃烧口以及第二燃烧口,所述燃烧结构包括四通阀门、三通阀门、燃气管道以及控制箱,所述四通阀门的左右两端连接有第一通风管道和第二通风管道,所述第一通风管道和第二通风管道连通有第一蓄热箱和第二蓄热箱,所述第一蓄热箱和第二蓄热箱分别与第一出烟口和第二出烟口连通,第一蓄热箱和第二蓄热箱均设有蓄热体,四通阀门的上端通过第三通风管道连接有吸风风机,四通阀门的下端通过第四通风管道与所述三通阀门的上端连通,所述第四通风管道上连接有吹风风机,三通阀门的左右两端通过第五通风管道和第六通风管道连接有第一燃烧嘴和第二燃烧嘴,所述第一燃烧嘴和第二燃烧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燃烧口和第二燃烧口并延伸至炉膛内部,所述燃气管道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有第一供气管道和第二供气管道,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第二供气管道分别与第五通风管道和第六通风管道连通,四通阀门和三通阀门上分别设有第一气动执行器和第二气动执行器,所述第三通风管道上还设有用于监测第三通风管道烟气温度的第一热电偶,所述控制箱内设有PLC电路板,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气动执行器、第二气动执行器以及第一热电偶与所述PLC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炉膛的外部设有用于保护炉膛的壳体,所述第一蓄热箱和第二蓄热箱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
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炉膛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分别与第一出烟口和第二出烟口连通的耐热集烟口,所述两个耐热集烟口分别与第一蓄热箱和第二蓄热箱连通。
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炉膛的外壁上设有两个耐热保护套,所述第一燃烧嘴和第二燃烧嘴分别穿过两个耐热保护套并延伸至炉膛内部。
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分别用于监测炉膛温度和坩埚内部温度的第二热电偶和第三热电偶,所述第二热电偶和第三热电偶分别与PLC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壳体的底部还设有防漏口。
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燃气管道上设有燃气表和减压阀。
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炉膛的底部设有垫块,所述坩埚通过所述垫块安装在炉膛内。
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保护箱,所述燃气管道和第四通风管道分别穿过所述保护箱并延伸至保护箱内部,所述减压阀和三通阀门设于保护箱内部,所述第一燃烧嘴和第二燃烧嘴分别依次穿过保护箱和耐热保护套与炉膛内部连通。
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第一蓄热箱或第二蓄热箱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本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本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7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