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波长调谐的全固态激光雷达扫描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5341.7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0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军;常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波长 调谐 固态 激光雷达 扫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长调谐的全固态激光雷达扫描装置和方法。准直单元和光栅布置在激光输出单元发射的激光光路上,激光输出单元依次发射不同波长的激光,经过准直单元后准直入射到光栅中发生衍射,衍射的激光经聚焦单元聚焦后入射到发射单元上,再经发射单元发射为不同方向的准直光束进而照射至扫描方向进行大范围扫描。本发明通过采用激光输出单元结合光学系统及光栅实现全固态无运动部件的激光雷达大范围扫描装置,具有稳定性高、尺寸小、质量轻、损耗小、扫描范围大、扫描速率快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扫描装置,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基于波长调谐的全固态激光雷达扫描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相对微波雷达具有分辨率高、体积小、质量轻等许多优点,目前种类包括大气激光雷达、海洋激光雷达、车载激光雷达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被称为机器人的眼睛,市场前途广阔,因而作为激光雷达的核心技术——激光光束扫描技术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国内外现有的激光雷达的扫描技术主要存在三种形式,分别是MEMS振镜扫描、光学相控阵扫描以及传统的机械式扫描结构。MEMS振镜扫描和机械式扫描技术都不属于全固态的扫描方式,不可避免的使这种方式的稳定性降低,且MEMS振镜扫描速度受限;光学相控阵扫描目前还不成熟,主要是因为损耗太高、光束具有旁瓣导致扫描精度受限以及需要大量的相位控制器使加工工艺复杂;传统的机械式扫描除了不稳定还存在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除了以上三种,还有利用开关阵列结合光栅或透镜的扫描方式,这种方式造成的损耗也普遍较高,且扫描点数取决于开关阵列的数目,一般扫描点数比较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波长调谐的全固态激光雷达扫描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一种基于波长调谐的全固态激光雷达扫描装置:
全固态激光雷达扫描装置包括激光输出单元、准直单元、光栅、聚焦单元和发射单元,所述的准直单元和光栅布置在激光输出单元发射的激光光路上,激光输出单元依次发射不同波长的激光,经过准直单元后准直入射到光栅中发生衍射,衍射的激光经聚焦单元聚焦后入射到发射单元上,再经发射单元发射为不同方向的准直光束进而照射至扫描方向进行大范围扫描。
所述的激光输出单元为不连续调谐或连续调谐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的波长调谐范围Δλ和发射单元发射的不同方向的准直光束的扫描范围呈正相关。
所述的全固态激光雷达扫描装置还包括反射单元,反射单元包括若干非球面、球面或平面反射镜,反射单元布置在聚焦单元聚焦后、发射单元之前的光束光路上,聚焦单元聚焦后的光束经反射单元的若干次反射后照射至发射单元上;多次反射后的光路的直径逐渐缩小,可根据需求调整反射镜的数量。
所述的准直单元/聚焦单元/发射单元可以由若干非球面或球面透镜构成。
具体实施中,所述的准直单元包括若干非球面或球面准直透镜;聚焦单元包括若干非球面或球面聚焦透镜;发射单元包括若干非球面或球面发射透镜。
所述的光栅为闪耀光栅或透射衍射型光栅。
二、一种基于波长调谐的全固态激光雷达扫描方法:
方法步骤如下:
1)预先设置全固态激光雷达扫描装置中激光输出单元输出激光的波长调谐范围;
2)开启全固态激光雷达扫描装置,自激光输出单元依次中发射波长调谐范围内的不同波长的激光,激光经过准直单元后准直为准直激光,准直激光入射到光栅后衍射为衍射激光,衍射激光经光栅入射到聚焦单元后聚焦为聚焦激光,聚焦激光入射到发射单元上,最终经发射单元朝扫描方向发射出不同方向的准直光束进行大范围扫描;发射单元发射出的准直光束照射到扫描方向上的目标物体后反射,反射的光束被外部的接收装置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53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