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5211.3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琨鑫;程宜业;张伟;张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阳辰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2D29/02;E01C3/06;E03F1/00;E03F3/02;E01C3/00;E01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冯彬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快速 渗透 路基 路面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其包括道路结构,所述道路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可透水的面层、基层和垫层,包括道路结构背离山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护雨水侵蚀的侧墙,所述垫层的下方垫设有用于减缓雨水渗透侵蚀路基的隔水层,所述隔水层沿道路结构宽度方向的一侧边沿延伸至侧墙内,所述隔水层沿道路结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边沿延伸至山体内侧,所述垫层的顶层设置有用于及时将雨水排入至山体内的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嵌设于垫层内的排水管网和多个用于将排水管网内水排出的排水管件,所述排水管件用于插设于山体内部。本申请能够有效的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
背景技术
道路是用于供人、车辆等通行的基础设施。传统技术的主要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面层、基层和垫层。面层位于道路结构的最上层,其主要用于承载路面的车辆以及行人的重量。基层介于垫层和面层之间,其主要对面层和垫层之间起到过渡作用。而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其主要起到保温、承载道路结构整体载荷的作用。
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城市的市区因为地质条件而建设于山区,导致道路均位于山体上,在降雨时,路面积留的雨水会通过道路直接落向道路下侧,会对道路的路基表层产生较大的侵蚀。同时为了增加道路的渗排水性能,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透水混凝土施工,使得道路结构具有相对较佳的渗排水性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山体的表层上,往往存在间隔分布的软土,而在山体上软土基的道路上,在实际使用时,会由于道路渗排相对较多的雨水,对道路结构的路基产生相对较大的侵蚀,会影响道路结构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包括道路结构,所述道路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可透水的面层、基层和垫层,包括道路结构背离山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护雨水侵蚀的侧墙,所述垫层的下方垫设有用于减缓雨水渗透侵蚀路基的隔水层,所述隔水层沿道路结构宽度方向的一侧边沿延伸至侧墙内,所述隔水层沿道路结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边沿延伸至山体内侧,所述垫层的顶层设置有用于及时将雨水排入至山体内的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嵌设于垫层内的排水管网和多个用于将排水管网内水排出的排水管件,所述排水管件用于插设于山体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侧墙能够有效的阻拦面层表面的雨水直接排入至山体下方,对山体产生冲击以及侵蚀,影响道路结构下侧的路基的稳定性;同时隔水层能够对地下水做隔离,以减缓地下水对软土基的影响的同时,通过道路结构渗入的雨水能够通过排水管网排出至排水管件,最后通过排水管件排入至山体内部,还可减小道路结构表面积留的雨水对软土基产生的侵蚀,从而有效的优化使用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件固设并连通于排水管网,所述排水管件开设有多个用于将水排出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排水管件的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土基位于山体的表层,排水孔设置于排水管件的下部,能够使得雨水排出时,能够避开山体表层的软土基,从而有效的减小道路结构表层积留的雨水对软土基的影响,以进一步优化使用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基层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沿道路结构长度方向分布的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若干插设于路基内的稳定支柱,所述稳定支柱的顶端固设于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支柱能够有效的对基层做支撑的同时,稳定支柱还可对软土基其阻挡作用,增大下雨时软土基流动的阻碍,从而能够对软土基起到稳固作用,进一步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阳辰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阳辰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5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