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弹性结构的椎间融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1517.1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7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磊;邱健;纪娟;杨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瑞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西安泛想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0 | 代理人: | 石琳丹 |
地址: | 710399 陕西省西安市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弹性 结构 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弹性结构的椎间融合器,包括:具有中空三维连通结构的融合器本体;液晶弹性膜,覆在所述融合器本体的表面;以及支撑框架,所述融合器本体嵌入在支撑框架内。可以依据获取的人体脊柱的实测弹性模量来控制液晶弹性膜的厚度,以控制椎间融合器形成的应用弹性模量与获取的人体脊柱的实测弹性模量相同,因此能够实现定制且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融合器的增材制造,并省去了后续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椎间融合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变弹性结构的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1988年,Bagby提出使用空心、多孔、不锈钢椎间融合器治疗马脊髓型颈椎病。这种融合技术很快就被改装用于人类使用,并于1996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某些脊柱疾病。自那以后,椎间融合器已经演变成一种非常成功的融合方法,与单纯植骨融合相比,它具有术后疼痛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融合率更高的特点。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和材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螺纹钛合金圆柱形螺纹笼,通常采用自体骨移植,取得了比骨移植和非螺纹椎间融合率更高的融合率。然而,很快就发现螺纹螺丝笼有很高的沉降率。从21世纪初开始,无螺纹形钛或peek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融合器的沉降及不融合的问题依然是一大难题。
金属增材制造是一种新型的成形技术,涉及到光、机、电、材料、检测与控制等多学科的高技术,是传统制造方法不能完成的一种全新加工制造技术,是国家重点支持和推动的一项高技术。目前,国内外很多科研院所,如国内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美国MicroFab商业公司、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对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形机理、驱动方式选择和金属增材制造过程的热状态分析等方面,而对于用利用拓扑优化技术设计出可变弹性结构的椎间融合器后,进行增材制造成形零件应用于临床研究的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一种可变弹性结构的椎间融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变弹性结构的椎间融合器,包括:
具有中空三维连通结构的融合器本体;
液晶弹性膜,覆在所述融合器本体的表面;以及
支撑框架,所述融合器本体嵌入在支撑框架内。
进一步地,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前后两个侧面具有由左右两侧向内形成的呈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融合器本体内填充有实心支撑体,该支撑体的一端具有通孔,以及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向上下两端延申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与融合器本体上下表面持平。
进一步地,所述融合器本体左侧或者右侧中的其中一个具有一槽体,第一支撑柱设置在槽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融合器本体以PEEK或者钛合金或者PEEK和钛合金组合为基础原料、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和成骨活性粉体的混合物为辅助原料,采用3D打印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弹性膜依据获取的人体脊柱的实测弹性模量来控制液晶弹性膜的厚度,以控制椎间融合器形成的应用弹性模量与获取的人体脊柱的实测弹性模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和成骨活性粉体的混合物为辅助原料可实现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能诱导骨长入。
可以依据获取的人体脊柱的实测弹性模量来控制液晶弹性膜的厚度,以控制椎间融合器形成的应用弹性模量与获取的人体脊柱的实测弹性模量相同,因此能够实现定制且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融合器的增材制造,并省去了后续处理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瑞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瑞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1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货系统的应急切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