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活、大热电比的复合热质旁通采暖供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50905.8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兵;栾俊;居文平;张卫东;李杰;马汀山;杨利;文子强;张民;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济南黄台发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17/02 | 分类号: | F01K17/02;F01D17/00;F01D17/10;F24D1/08;F24D1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宇鸽 |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活 热电 复合 旁通 采暖 供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活、大热电比的复合热质旁通采暖供热系统,锅炉的主蒸汽出口与高压缸进汽旁通管路的入口及高压缸的入口相连通,高压缸的出口与高压缸进汽旁通管路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锅炉的再热侧入口相连通,锅炉的再热侧出口与中压缸的入口及中压缸进汽旁通管路的入口相连通,中压缸的出口与冷却旁路的入口、连通管的入口及第一抽汽支路的入口相连通,冷却旁路的出口及连通管的出口与低压缸的入口相连通,中压缸的抽汽口与第二抽汽支路的入口相连通,第一抽汽支路的出口、第二抽汽支路的出口及中压缸进汽旁通管路的出口均与采暖抽汽母管相连通,该系统能够更彻底实现热电解耦,供热灵活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电联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灵活、大热电比的复合热质旁通采暖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大规模、高效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以替代低效、高碳排放的小锅炉和小机组。总体发展策略是充分利用存量火电机组,实施热电联产改造。与此同时,由于我国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需大力发展新能源,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因此,对于大型热电联产机组而言,不但要实现高效供热,还需要有较强的调峰能力,以支持新能源的消纳。
而目前我国存量机组基本按纯凝运行设计,大量电厂为满足集中供热的需求,对机组实施中低压连通管供热抽汽改造。部分电厂为进一步提升供热经济性,还实施了吸收式热泵乏热回收或低真空供热等技术改造。同时也有部分电厂为综合提升供热经济性及灵活性,采用了旁路低压缸进汽供热技术,如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低压光轴供热改造等。
吸收式热泵供热、低真空供热、低压缸零出力供热、低压光轴供热等技术的应用,显著改进了传统中低压连通管抽汽供热的应用效果。但随着城市集中供热需求及供热机组调峰深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供热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供热灵活性要求:传统中低压连通管抽汽对运行工况有较高限制,一般50%负荷以下不允许抽汽;吸收式热泵供热运行时要求有较大量的驱动蒸汽,也即依赖于较大的中低压连通管抽汽量,其限制性因素与传统中低压连通管抽汽方式相同,深度调峰运行时,由于中低压连通管抽汽能力大幅下降,且该段抽汽压力也同时下降,导致低负荷工况余热回收能力差,总体供热能力性急剧下降;低真空供热机组基本按“以热定电”运行模式,机组调峰能力及供热灵活性较差;低压缸零出力供热与低压光轴供热相对具有较强的供热灵活性,然而这两种技术受制于锅炉最低稳燃负荷、锅炉环保排放要求等因素限制,导致供热运行时汽轮机高、中压缸仍有较大的蒸汽流量及功率输出,仅有低压缸实现了蒸汽旁通,因此机组热电解耦不彻底,供热期调峰能力未得到充分释放。综上所述,现有大型火电机组供热技术在热电解耦幅度及调峰能力方面仍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仍然存在明显弃风、弃光问题,其中很关键一点是大型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期调峰能力大幅受限,导致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因此,有必要发展热电解耦更为彻底、供热灵活性更高的新技术,以促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新能源消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灵活、大热电比的复合热质旁通采暖供热系统,该系统能够更彻底实现热电解耦,供热灵活性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高灵活、大热电比的复合热质旁通采暖供热系统包括锅炉、高压缸进汽旁通管路、高压缸、中压缸、中压缸进汽旁通管路、冷却旁路、连通管、第一抽汽支路、低压缸、第二抽汽支路及采暖抽汽母管;
锅炉的主蒸汽出口与高压缸进汽旁通管路的入口及高压缸的入口相连通,高压缸的出口与高压缸进汽旁通管路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锅炉的再热侧入口相连通,锅炉的再热侧出口与中压缸的入口及中压缸进汽旁通管路的入口相连通,中压缸的出口与冷却旁路的入口、连通管的入口及第一抽汽支路的入口相连通,冷却旁路的出口及连通管的出口与低压缸的入口相连通,中压缸的抽汽口与第二抽汽支路的入口相连通,第一抽汽支路的出口、第二抽汽支路的出口及中压缸进汽旁通管路的出口均与采暖抽汽母管相连通。
高压缸进汽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济南黄台发电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济南黄台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0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