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50114.5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2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雪;秦凤伟;张译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9/22 | 分类号: | H04L69/22;H04L45/74;H04L45/745;H04L1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军红;张颖玲 |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头节点接收控制器下发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在生成带内操作管理维护IOAM头时所需的Flow ID和Bitmap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是根据云平台下发的随流检测需求生成的,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五元组信息,所述头节点与所述五元组信息对应源主机直连;
在所述头节点完成查表并封装虚拟扩展局域网VXLAN报文时,如果所述五元组信息匹配所述VXLAN报文对应的内层报文五元组,则将根据所述Flow ID和Bitmap信息生成的IOAM头封装在所述VXLAN报文中,并将所述VXLAN报文的原始Protocol字段值拷贝到所述IOAM头的Reserved字段中,修改所述VXLAN报文的Protocol字段值为IOAM特定标识,得到检测报文;
所述头节点利用所述检测报文中IOAM头的Bitmap信息,向所述控制器上报与所述头节点相关的用于实现随流检测的订阅信息,并将所述检测报文转发至下一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VXLAN报文对应的头节点和尾节点分别连接同一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同一租户虚拟网络上的不同主机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头节点将所述检测报文转发至第一网关设备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识别所述Protocol字段值为IOAM特定标识,利用所述检测报文中IOAM头的Bitmap信息,向所述控制器上报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相关的用于实现随流检测的订阅信息,并对所述检测报文中的生存时间TTL值执行减1操作;
在查询下一跳及转发出接口时,利用所述检测报文中IOAM头的Protocol字段值以及所述IOAM头对应的偏移值获取端口号信息进行等价多路径ECMP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节点与目的主机直连,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将所述检测报文转发至所述尾节点;
所述尾节点利用所述检测报文中的IOAM头的Bitmap信息,向所述控制器上报与所述尾节点相关的用于实现随流检测的订阅信息后,将所述IOAM头中Reserved字段的原始Protocol字段值回写至所述检测报文的Protocol字段中,拆除所述检测报文中的IOAM头;
所述尾节点将拆除IOAM头的报文发送给所述目的主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VXLAN报文对应的头节点和尾节点分别连接同一数据中心网络中的不同租户虚拟网络上的不同主机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头节点将所述检测报文转发至第一网关设备后,在拆除VXLAN报文及封装的IOAM头时,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将所述检测报文中的IOAM头和TTL值保存至寄存器中,在利用所述检测报文中IOAM头的Bitmap信息,向所述控制器上报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相关的用于实现随流检测的订阅信息;
查表并封装新的VXLAN报文时,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利用从所述寄存器中获取的IOAM头、执行减1操作后的TTL值以及第一VXLAN网络标识符,重新封装所述检测报文;所述第一VXLAN网络标识符表示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出接口对应的租户虚拟网络的标识符;
在查询下一跳及转发出接口时,利用所述重新封装的检测报文中IOAM头的Protocol字段值以及所述IOAM头的偏移值获取端口号信息进行ECMP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节点与目的主机直连,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将所述重新封装的检测报文转发至所述尾节点;
所述尾节点利用所述重新封装的检测报文中的IOAM头的Bitmap信息,向所述控制器上报与所述尾节点相关的用于实现随流检测的订阅信息后,将所述IOAM头中Reserved字段的原始Protocol字段值回写至所述检测报文的Protocol字段中,拆除所述重新封装的检测报文中的IOAM头;
所述尾节点将拆除IOAM头的报文发送给所述目的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01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