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通电线圈和永强磁铁产生动力的发动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9865.5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0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献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献友 |
主分类号: | H02K33/00 | 分类号: | H02K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科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9 | 代理人: | 朱红涛 |
地址: | 628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通电 线圈 磁铁 产生 动力 发动机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通电线圈和永强磁铁产生动力的发动机系统,通过在环形绕组线圈中通入交替变化的电流,使得在线圈周围形成交替变化的磁场,通过线圈磁场与永强磁铁组磁场的相互作用驱动所述动子来回往复运动产生动力,并通过传动机构完成动力的传递。能充分的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再受电能的局限,获得更大的动力和续航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通电线圈和永强磁铁产生动力的发动机系统。
背景技术
通电线圈与永强磁铁产生来回运动的作用力,如果把线圈作用定子,那么永强磁铁来回运动我们称它为动子,如果把永强磁铁作为定子,线圈就是来回运动的动子。电机在生活中普遍使用,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损耗很大,尤其是交通工具上的电动机,受电能的局限,不能获得更大的动力和续航,及需一种更节能大功率发动机来代替。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通电线圈和永强磁铁产生动力的发动机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动机损耗大,无法获得较大动力和续航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通电线圈和永强磁铁产生动力的发动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定子和动子,采用环形绕组线圈作为定子、永强磁铁组作为动子,或者采用永强磁铁组作为定子、环形绕组线圈作为动子,所述永强磁铁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绕组线圈内部的实心永强磁铁组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环形绕组线圈外部的环形永强磁铁组,所述实心永强磁铁组与所述环形永强磁铁组一体连接,所述动子连接至传动机构,通过在所述环形绕组线圈中通入交替变化的电流,使得在线圈周围形成交替变化的磁场,通过线圈磁场与永强磁铁组磁场的相互作用驱动所述动子来回往复运动产生动力,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完成动力的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绕组线圈设置为单节,此时所述实心永强磁铁组包括由相同极性端依次按照预设距离相互连接的相互排斥的至少两节实心永强磁铁,所述环形永强磁铁组包括由相同极性端依次按照预设距离相互连接的相互排斥的至少两节环形永强磁铁,且由相同极性端依次连接的至少两节实心永强磁铁的两端分别有按照异性端连接的相互吸引的一节实心永强磁铁,由相同极性端依次连接的至少两节环形永强磁铁的两端分别有按照异性端连接的相互吸引的一节环形永强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绕组线圈设置为相互连接的多节,此时所述实心永强磁铁组包括由相同极性端依次按照预设距离相互连接的相互排斥的两节实心永强磁铁,所述环形永强磁铁组包括由相同极性端依次按照预设距离相互连接的相互排斥的两节环形永强磁铁,且由相同极性端依次连接的两节实心永强磁铁的两端分别有按照异性端连接的相互吸引的一节实心永强磁铁,由相同极性端依次连接的两节环形永强磁铁的两端分别有按照异性端连接的相互吸引的一节环形永强磁铁。
进一步地,单节实心永强磁铁、单节环状永强磁铁与单节环形绕组线圈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绕组线圈通过支撑架固定,所述支撑架外层通过辅助支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动子安装在可滑动轴承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杆、推杆、连杆以及曲轴,所述连接杆连接动子,所述推杆一端连接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推杆,所述推杆连接连杆,所述连杆连接曲轴,通过曲轴将动力传递至负载和发电机完成发电。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绕组线圈中通有电流方向交替变化的直流电或者通入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
进一步地,通过将多段定子和动子进行组合连接至曲轴来获得多倍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或动子的支撑结构或连接结构选择非磁化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献友,未经陈献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9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滑石墨烯摩尔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