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滑石墨烯摩尔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9856.6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云;张俊彦;侯德良;杨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2/194 | 分类号: | C01B32/19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曹向东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石 摩尔 结构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滑石墨烯摩尔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指将石墨烯粉体与行星式球磨机中的磨珠混合,经球磨得到石墨烯摩尔结构薄膜;石墨烯摩尔结构薄膜通过片片平行接触,且片层之间旋转角度在15~45o之间,呈现非公度接触状态以产生摩尔条纹;然后将该石墨烯摩尔结构薄膜与含氢碳薄膜组成摩擦配伍对,于不同环境氛围,在1~20N载荷、0.05~30cm/s速度范围、0.28~3mm2接触面积的条件下石墨烯摩尔结构薄膜内sp3键合碳受摩擦热和剪切应力的作用,发生层间朝面内化学键转向,产生层内无缺陷超滑石墨烯涂层。本发明简单、绿色、高效,所得涂层具有稳定石墨烯摩尔结构,其摩擦系数可低至0.00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和摩擦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滑石墨烯摩尔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系统的高精密化、高集成化及高可靠性发展,机械系统运动部件的表界面效应越来越突出,对摩擦磨损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同时据统计,摩擦造成全世界1/3的一次性能源消耗,60%的零部件损坏是由磨损引起的。由两者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国GDP的5%~7%左右。按照5%计算,2019年我国仅因摩擦、磨损导致的损失就高达4.95万亿元。因此进一步减小摩擦、降低磨损、延长运动部件的工作寿命成为润滑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
石墨烯因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和层内极弱范德华力,能有效减少摩擦和磨损吸引了科学界和工程界的关注,并使其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石墨烯减摩潜力,甚至是超滑实现,均建立在非公度接触的基础上,即石墨烯层随着角度扭转,而使得摩尔条纹随着接触区域面积的增加而逐步出现,引起的上层结构的基体粘滑运动,并且随着接触面积的增加,异质结表现层从粘滑运动(高摩擦)到平滑滑动(超滑)的转变。
然而,非公度接触状态是不稳定的,易在摩擦过程种自发转向到公度状态,从而锁定到高摩擦配置,即同质结构超滑表现出严重转角依赖性,也称之为摩擦各向异性,并随着摩擦过程接触面积的增加而更加严重,而具有刚性聚晶表面形成多点接触的结构可以阻止公度接触的形成。但目前通过制备稳定摩尔结构的石墨烯材料并实现固体超滑现象仍然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超滑石墨烯摩尔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滑石墨烯摩尔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将石墨烯粉体与行星式球磨机中的磨珠按照1:50~120的重量比混合,经球磨得到石墨烯摩尔结构薄膜;所述石墨烯摩尔结构薄膜通过片片平行接触,且片层之间旋转角度在15~45o之间,呈现非公度接触状态以产生摩尔条纹;然后将该石墨烯摩尔结构薄膜与含氢碳薄膜组成摩擦配伍对,于不同环境氛围,在1~20N载荷、0.05~30cm/s速度范围、0.28~3mm2接触面积的条件下石墨烯摩尔结构薄膜内sp3键合碳受摩擦热和剪切应力的作用,发生层间朝面内化学键转向,产生层内无缺陷超滑石墨烯涂层。
所述石墨烯粉体的片径在20~500nm之间,片层内石墨烯层数少于15,片表面无明显褶皱且光滑。
所述球磨条件是指石墨烯粉体的体积小于球磨罐容积的10%,转速控制在50~600rpm之间,球磨时间为5~100h。
所述球磨过程中还加入溶剂。
所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乙醇、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
所述磨珠是指表面粗糙度为Ra3~5μm、球径为1~20mm的钢球、氧化铝球、氧化锆球、氮化硅球及碳化硅球中的一种。
所述不同环境氛围包括氮气、氩气、真空以及不同湿度环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9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