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流床气化炉用防堵渣下渣口结构及其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7666.0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鸣镝;路跃;姜广飞;李争起;刘政;陈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7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孟宪会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气化 炉用防堵渣下渣口 结构 及其 布置 方法 | ||
1.一种气流床气化炉用防堵渣下渣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渣口结构包括下渣口(2)、水冷盘管(3)、进水管(5)和出水管(6),下渣口(2)设置在气化炉(1)的底部,下渣口(2)为圆台状,下渣口(2)的小口端与气化炉(1)的炉体内部连通设置作为入口端,下渣口(2)的大口端与气化炉(1)的炉体内部连通设置作为出口端,下渣口(2)的入口端位于气化炉(1)内部,且高于气化炉(1)底部,下渣口主体的内壁上缠绕有水冷盘管(3),水冷盘管(3)的外侧与下渣口主体焊接固定,缠绕后的水冷盘管(3)形成圆台状通道,且圆台状通道的入口端高于下渣口(2)的入口端,圆台状通道的出口端低于下渣口(2)的出口端,圆台状通道的入口端边缘处沿周向等距加工有N个壶口(12),进水管(5)设置在圆台状通道的底部,且进水管(5)的一端与水冷盘管(3)的进水端相连,出水管(6)设置在圆台状通道的顶部,且出水管(6)的一端与水冷盘管(3)的出水端相连;
所述下渣口(2)的入口端端面直径为D1,下渣口(2)的出口端端面直径为D2,且D2=(1.75~2.1)D1;
所述圆台状通道的入口端端面直径为D3,圆台状通道的出口端端面直径为D4,D4=(1.8~2.2)D3;
所述壶口(12)的个数N的取值范围为1-4个;
所述下渣口(2)的出口端的正下方设有渣池(4),渣池(4)与下渣口(2)出口端所在圆周的垂直距离为5~7m;
所述进水管(5)上设有进水阀(7),出水管(6)上设有出水阀(8),进水管(5)上还有设有水泵(11),出水管(6)上还设有流量计(10);
所述壶口(12)为下倾斜角设置。
2.一种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流床气化炉用防堵渣下渣口结构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一:加工下渣口(2):下渣口(2)为圆台状,下渣口(2)的小口端作为入口端,端面直径为D1,下渣口(2)的大口端作为出口端,端面直径为D2,且D2=(1.75~2.1)D1;
步骤二:安装水冷盘管(3):将水冷盘管(3)沿步骤一中选取的下渣口主体的内轮廓面缠绕在下渣口(2)上,且将水冷盘管(3)的外侧与下渣口(2)的内轮廓面焊接固定,缠绕后的水冷盘管(3)形成圆台状通道,所述圆台状通道的入口端端面直径为D3,圆台状通道的出口端端面直径为D4,且D4=(1.80~2.2)D3;
步骤三:安装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在进水管(5)上串联进水阀(7)和水泵(11),并将串联有进水阀(7)和水泵(11)的进水管(5)的输出端与步骤二中水冷盘管(3)的进水口相连,在出水管(6)上串联出水阀(8)和流量计(10),并将串联有出水阀(8)和流量计(10)的出水管(6)的输入端与步骤二中水冷盘管(3)的出水口相连;
步骤四:加工壶口:在步骤四中安装好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的圆台状通道的顶端边缘处沿周向等距加工有N个壶口(12);
步骤五:设置渣池(4):在下渣口(2)的底部设置渣池(4),并保证下渣口出口端所在圆周与渣池(4)的垂直距离为5~7m;
步骤六:布置流量和温度监控装置:在下渣口结构附近设置DCS系统(9),DCS系统(9)用于接收来自进水管(5)、出水管(6)的温度及流量计(10)的流速信号,DCS系统监控的温度范围区间为160~190℃,DCS系统监控的流速范围区间为6~9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76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